中廣網成都6月1日消息(記者欒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六月是離別的季節。2013屆的畢業生即將離開校園,進入工作崗位。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699萬,比去年多19萬,創歷史新高。所以也有人把今年稱作是“史上最難就業季”。
可就在這幾天,原本已經和郎酒集團簽訂了就業協議的上百名高校畢業生。突然被解約了。學生們拿到三方協議已經過去了半年,臨到畢業,協議成了廢紙,他們將何去何從?
臨近畢業接到解約電話 畢業生措手不及
2013年5月27日,西南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小陳永遠忘不了這一天。由于去年12月就被白酒行業的龍頭企業郎酒集團會計部門錄用,這半年,她過得也比較安心。臨近畢業,她心歡喜地忙著轉黨組織關系、檔案,直到接聽了郎酒集團的一通電話。
小陳:接到電話的時候,我還以為他們是讓我去報到的,結果他跟我說要解約。我問,你們要跟解約,我們就必須要解約嗎?那個人說,你不解約的話,畢業之后我們不接收你,不給你工作,你到時候更尷尬。
小陳一下子傻了眼。畢業大限,數著手指都能數到。各種校園招聘早已落幕,自己該怎么辦?
小陳:就使勁投簡歷,各類都有。現在都這個時候了,也不能再挑了,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專業和地區都會投。
可找工作并沒有那么簡單,小陳投出去的簡歷石沉大海,至今為止沒有收到任何一家反饋。想想自己可能一畢業就失業,小陳壓力非常大。
小陳:家里條件不是很好,我不能問家里要錢了,我還有助學貸款,反正壓力很大的。
其實,跟郎酒集團簽約之后,小陳并不是沒有別的選擇,她一直在實習的單位曾向她發出過邀請。但小陳想到郎酒集團是大公司,待遇好,單方面毀約可能對學弟學妹們影響不好,所以她還是選擇畢業之后去郎酒集團。
在應屆生就業網上,還可以查到郎酒集團去年校園招聘啟示,郎酒集團承諾畢業生每月3500元到4500元的固定工資,同時還有1000元到1500元的工作費用。對一個畢業生而言,薪酬待遇還有一定的吸引力。
粗略統計200余學生遭“放鴿子”
在全國范圍內,像小陳一樣被“放鴿子”的大學生并不少。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南昌大學、鄭州大學等國內眾多高校畢業生都有相同的遭遇。鄭州大學學生小魏告訴記者,他們正在網上統計人數。
小魏:大致問了一下其他學校有同樣遭遇的同學,我們統計了各學校的情況,有200多人,但肯定有人沒有統計到的,沒加進來或漏掉的。
多高校上報情況 聯系郎酒集團
學生“被動”,學校也措手不及。鄭州大學至今還沒有找到郎酒集團的負責人。
鄭州大學相關負責人:我們現在也想積極和用人單位進一步取得聯系,但目前還沒有聯系上。我們也想把學生的感受、情緒、想法,包括有什么要求,給他們反映一下,到時候看看能不能得到公司的明確答復。
多所學校采取的策略是一面安撫學生,想辦法為學生創造機會,一面與郎酒談判,還有的高校已經把郎酒集團列入招聘黑名單。據四川農業大學學生小李說,他們學校老師處理方式非常積極。
小李:學校會把了解到的情況上報到四川省教育廳和就業辦公室,讓他們幫忙給一個說法。
記者以學生家長的身份向川農核實,招生辦老師稱目前沒有消息。
川農招生辦老師:現在還沒有消息,我們正在跟省上一起處理這個事情,跟單位協商。單位確實沒有崗位的話,該賠償確實得賠償。另外,如果單位確實不解決,學校也會給解約的學生一些單位推薦。
郎酒集團:白酒行業進入低谷 解約屬無奈
半年的等待,等來的卻是解約函。最令學生們憤怒的是,這么長的時間里,他們每個人都曾致電或拜訪過郎酒集團,詢問過實習、檔案等各種問題。還有人擔心白酒行業不景氣,打聽過郎酒集團的裁員計劃。期間,公司從未有過解聘的兆頭。
直到臨近畢業,郎酒卻給了他們重重一擊。為什么郎酒不早些通知學生們?學生又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呢?
處在風口浪尖的郎酒集團一直沒有對公眾表態,總部人力資源部的電話和宣傳部門的電話都無人接聽。記者輾轉找到郎酒集團某區人力資源部經理,他解釋,招聘的時候是去年10月份左右,那個時候白酒行業還比較好,但從去年年底開始,行業進入了低谷,形勢越來越嚴重。
人力資源部經理:整個經濟下行比較嚴重,因為白酒行業從去年年底下滑比較嚴重,特別是高端酒業,下滑相當嚴重。從個人來說,肯定是不愿意減聘學生的,學生進公司對公司的貢獻很大。但現在經濟下行形勢太嚴重了,我們一直以為下滑時間不會太長,但是從目前來看,可能一兩年,甚至三五年,這個行業還處于調整期。
這名經理還表示,企業今年招聘的應屆生比較多,目前解聘了一部分,留下了一部分,但誰去誰留是隨機的。因為企業對畢業生并不了解。
郎酒集團解約過程很簡單。郎酒集團寄給學生解約函。根據三方協議,任何一方毀約,都將賠償3000元錢。學生們只要填好解約函寄回,就能得到3000元的賠償金。
專家:學生維權不樂觀 目前法律存盲區
可是,過去的半年是找工作的黃金季節,學生失去的機會能由3000元代替嗎?學生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呢?
對此,西北政法大學教授謝德成并不樂觀,因為三方協議并不是勞動合同,也不是一個典型的勞務合同,如果學生提出仲裁或提起訴訟,都可能遇到困難。
謝德成:實際上他們并不是勞動關系,充其量是勞動合同關系,只是一個預期利益的損失。勞動法規定合同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是兩方,沒有第三方,所以要作為勞動爭議很牽強。民事勞動合同去處理,又出現了一個問題,第三方的法律地位上怎么確立,學校是什么身份,法律上爭論都比較大,因此法院能不能受理本身就是個問題。
企業解聘并不是單獨的個案。今年1月份,中石化也曾爆出過大面積解聘事件。謝德成呼吁,急需要解決目前的法律盲區。
謝德成:也很復雜的問題,但是似乎現在,人社部門沒有做過專門的討論、開會、研究、出臺過有關方面的草案,征求意見;作為教育部來講,教育部也沒有;從司法審判來講,司法審判也沒有討論過。應該來講,這是急需要推動的,因為涉及到好多大學生。
高端白酒銷售受阻 四川首當其沖
就像郎酒集團某區人力資源部經理說的那樣,從去年年底開始,白酒行業銷售業績下滑,增速放緩。就在5月28日,工信部網站上公布了來自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統計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四川白酒行業效益出現負增長,其中銷售收入增速下降31.49%
而在點名的幾個川酒龍頭企業中,郎酒集團總庫存達到65.9億元,其中成品庫存超過57.7億元,庫存高也意味著白酒滯銷,對此,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副秘書長宋書玉表示,過去幾十年來白酒行業增長速度較快,調整期是必然要到來的過程,目前主要是高端白酒銷售受阻,四川省首當其沖。
宋書玉:大家更多關心政策和其他方面的影響是不是導致了目前的這種局面。我們的分析是,政策加速了調整期的到來。調整期是早晚要到來的,政策層面的影響,我們認為是誤讀導致了高端酒問題比較突出,能消費起的不消費了。高端酒的價格高,反應在數字上就比較敏感;中低端消費目前比較好,其他省如湖北等還在增加。四川省產酒大省,效益、產銷量很多年居全國首位,因為酒比較多,產量也大,所以調整期到來對四川影響比較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