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制度改革呼喚頂層設計:改革須亮劍精神
www.fjnet.cn?2013-06-01 11:1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來說兩句
中國院士制度的演變 1955年6月,周恩來出席中國科學院四個學部的成立大會。 院士的發端和引入 “院士”來自英文“academician”,它實際是指“academy的成員”,或“從事學術(或藝術)工作的人”。由于任何一個學術團體都可以稱自己為Academy,所以“academician”這個稱呼本身并沒有很高地位,它可以用來稱呼任何一個地方性的或任何一個專業性的“Academy”成員。據說把“academician”翻譯成“院士”的人是傅斯年,他將西方的“學院”(academy)與東方的“士”結合起來。 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國家科學院是建立于1660年的英國皇家學會,最初只有12名成員。由于獲得了英王查爾斯二世頒發的憲章而成為了“皇家學會”,亦稱“倫敦皇家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成立于1863年。 中國的國家級科學院于1928年由國民政府建立,稱為“中央研究院”,蔡元培出任第一任院長。20年后,中央研究院經過評議和選舉,產生了中國的第一批共81名院士。這些院士分為數理、生物、人文3組。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5-24]工程院士增選驚現助選拉票
- [ 05-24]工程院士增選被曝有人拉選票 院方:望潔身自好
- [ 05-23]中國工程院士增選候選名單公布 多位企業高管入圍
- [ 05-21]美國院士施一公落選中科院士續:再次進入候選
- [ 05-20]虛假廣告讓院士“躺槍” 盜用照片宣傳招攬患者
- [ 05-17]鐘南山稱廣東人感染H7N9風險加大 或出現散發病例
- [ 05-04]中科院談施一公當選美院士:兩科學院無必然關聯
- [ 05-03]中科院稱對施一公等當選美科學院院士感到高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