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習近平訪特多經典畫面 同敲鋼鼓親切自然
www.fjnet.cn?2013-06-02 06:52? 商西?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講述 鋼鼓的故事 “我第一次聆聽鋼鼓樂演奏是在特多總統府。它不是想象中悶雷般的轟響,而是夾雜著潺潺的流水聲和清脆的金屬音,悠揚得讓人難以置信”。兩年前,時任中國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大使楊優明,就在《人民日報》撰文專門寫特多的鋼鼓。 昨天,這位兩個月前剛剛卸任的大使,在電話中與記者聊起鋼鼓,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這幾天里,我相信習主席和夫人,以及陪同人員、代表團成員,會經常聽到鋼鼓”,楊優明介紹,鋼鼓是土生土長的特多樂器,特多人民都會敲響鋼鼓,演奏場合很多,大到國宴、狂歡節、全國的鋼鼓樂比賽,小到婚禮、朋友聚會。 “特多全國有二三百個鋼鼓樂隊,大的兩三百人在一塊兒演奏,小的十來個人就可以”,楊優明說,這次在機場為習近平主席演奏的,是特多的國家鋼鼓樂隊,水準很高。“我估計他們會把鋼鼓作為禮物贈送給習主席”。 楊優明介紹,殖民統治時期,在特多的歐洲殖民者從非洲販來大量黑奴,他們從非洲過來時帶來了非洲鼓,后來殖民當局害怕他們因此串聯起來鬧事、反抗,就禁止敲鼓。 “于是他們就想著找一個替代的,開始找了竹子,大小不一,敲的聲音也不一樣,后來又找來餅干桶、鐵皮桶”,楊優明介紹,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有了汽油桶,瞎敲敲,慢慢就敲出節奏來,于是不斷改進,通過截面的大小、厚薄產生高低音,就能組成樂隊了。 楊優明介紹,如今鋼鼓不僅在加勒比廣為流傳,還傳到北美、歐洲和亞洲等地區。為紀念首批華人抵達特多200周年,2006年一支華人鋼鼓樂隊組建,演奏過《茉莉花》《康定情歌》《甜蜜蜜》等中國曲目。 本版采寫京華時報記者商西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6-01]習近平會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總統卡莫納
- [ 06-01]習近平會見特多總統卡莫納
- [ 06-01]習近平夫婦抵達特多 開始進行國事訪問
- [ 06-01]把人民群眾對平安中國建設的要求作為努力方向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 [ 06-01]習近平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合書面采訪
- [ 06-01]習近平回答“如何實現中國夢”
- [ 06-01]特多共和國每年賽龍舟紀念華人 友誼源遠流長
- [ 06-01]特多各界人士表示:期待特中關系達到更高水平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