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壹基金要有在黃燈下前進的本領
www.fjnet.cn?2013-06-04 06:46? ?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從專項資金到私募基金 2007年4月19日,申請公募基金遇阻的李連杰,把壹基金掛靠在中國紅十字會(下稱“紅會”)下面作為二級專項資金,在紅會內成立“中國紅十字會李連杰壹基金計劃”(下稱“壹基金計劃”),合作期限3年。由于壹基金計劃可以分享紅會的公募權,李連杰的全國公募夢想得以迅速實現。 壹基金計劃成立一年后,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只有13個人的壹基金團隊開始了救災工作。當時,所有的救災物資都是在上海分派出去,但那時候的壹基金在上海甚至連一個辦公室都沒有,團隊只能在現任壹基金公益支持部總監唐藝蕾租的房子里辦公。 汶川地震期間,壹基金收到了1.2億元的捐款,送出了無數個物資包裹。紅會的一位負責人說壹基金這是一個嬰兒在做大人的事。 成立之初,壹基金很大程度上借鑒紅會的工作制度和標準。從如何接收物資,到跟志愿者簽什么樣的協議,再到物資分配程序,壹基金一直在向紅會學習。 但是他們也發現很多東西適用不了,“那個時候紅會做的項目設立的工作流程,我們也是做不到的,因為那個流程很長的,我們也沒有辦法去學習?!?/p> 同時,作為二級專項資金,壹基金計劃沒有獨立賬戶,在操作上,捐款首先要進入紅會總會的賬戶,這導致其在公益項目的執行上面臨很多障礙。 例如,壹基金計劃在對外簽署合作協議時,必須經由紅會簽字批準且加蓋紅會的專用章方能生效,手續和流程十分繁瑣。一旦某位領導出差無法簽字蓋章,壹基金計劃就不得不暫緩各種項目合同的簽署實施。 為了減少實踐中的困難。2008年6月,壹基金找到時任上海市民政局局長馬伊里,希望能夠在上海成立一個獨立的基金會,但是由于公募基金會必須要找到掛靠單位,所以只能申請成立私募基金會。 當年7月,壹基金提出申請,兩個多月就出了結果。10月,非公募的“上海李連杰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下稱“上海壹基金”)成立,作為壹基金計劃的項目執行機構。 從此,壹基金計劃和上海壹基金就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有公募權的壹基金計劃負責籌集善款,然后撥付給有獨立執行權的上海壹基金,并由后者執行對外資助的公益活動。 然而,這讓壹基金與上海市民政局、紅會的相處關系越來越尷尬。很多人也對以私募身份運作公募身份募捐善款的行為提出質疑?!皟煞蕉加X得這個事情和模式不符合,上海方面說一個非公募基金會老來做公募的事,然后也不一直在上海做,做的都是全國的。紅會說你做的已經超過紅會的工作范圍了,我怎么批你這個項目?”唐藝蕾向《中國經濟周刊》回憶道。 那時候,李連杰和他的團隊已經意識到,長久之計還是取得獨立的公募權,即將壹基金獨立注冊成為公募基金會。 2009年底,壹基金與紅會的三年合作協議即將到期,李連杰及其團隊走上了謀求獨立公募基金身份的道路。 深圳壹基金是一顆種子 2010年2月楊鵬加入了壹基金擔任秘書長,在此之前,他是非公募基金阿拉善SEE 生態協會組織的秘書長。 楊鵬加盟壹基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尋求注冊為公募基金的可能。 楊鵬起先希望壹基金可以在民政部注冊,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公募基金會。但從2010年2月到9月,為了找到業務主管部門,楊鵬到處“求醫問藥”,卻仍沒有結果。楊鵬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第一個民間公募基金會,做起來沒有先例,都比較謹慎。” 彼時,因為找不到業務主管單位而無法“合法化”的民間組織比比皆是。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團曾表示,她所了解的一個民間組織,經歷20年的登記之路,仍然束手無策。 李連杰也一度打了退堂鼓。2010年9月12日,李連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壹基金因為沒有“身份證”而存在“中斷的可能”。 時任深圳市民政局局長劉潤華看到報道后,心里打了一肚子的問號?!八泻芎玫睦砟?,很好的團隊,很好的業績,做得非常棒,政府也沒給錢,還能做那么多有意義的事,但居然說可能要關閉要終止了。”他感覺到這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制度設計的問題。 劉潤華立即找來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馬宏。他問馬宏壹基金登記有沒有什么法律障礙,馬宏回答沒有任何障礙。 馬宏之所以能如此確定,是因為深圳早在幾年前便在這方面進行了突破性的嘗試,并已經實行了改革。2004年,深圳的行業協會、商會便開始與政府職能部門脫鉤,由新成立的行業協會服務署承擔業務主管單位職能;2006年,行業協會服務署并入市民政局,成立民間組織管理局,行業協會、商會取消業務主管單位;2008年,社會福利類、公益慈善類等社會組織也可以直接在民政部門登記了。2009年7月,民政部和深圳市政府簽署了一個推進深圳民政事業綜合配套改革的合作協議,協議里明確授權深圳市民政局可以直接登記基金會,而原來只有民政部和省級民政部門才有這個權力。 “法律上并不是說民間發起不可以成立公募基金會,但各地的民政部門為了規避風險,不約而同地從嚴把握。在我看來,李連杰的壹基金有那么好的理念、團隊和業績,如果我們不相信他,還能相信誰?給他登記以后,如果他犯了法,依法查辦不就完了?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與企業的關系就好比是工商部門與企業的關系。工商局長只承擔企業登記的責任,同樣,民政局長也應該只承擔社會組織登記的責任。至于登記之后,企業或社會組織是否會干違法的事,那屬于監管的問題。這是兩碼事?!眲櫲A說。 劉潤華希望壹基金來深圳落戶。2010年11月25日,劉潤華給老領導王振耀打了個電話,表達了自己的意愿。王振耀剛辭任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擔任北京師范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迅速將這一消息轉達給李連杰,李連杰委托楊鵬辦理。楊鵬回憶說:“盡管原來我們是想注冊全國的,現在變成一個地方的基金會,但我還是說,管他是哪兒的,先注冊下來。” 第二天,楊鵬前往深圳。兩人談了很多細節,但劉潤華只說:“所有細節都不重要,你什么時候把該準備的材料準備好,我們即刻批給你。”在劉潤華看來,把深圳打造成公益慈善之都,全國有這樣的形勢,深圳有這樣的條件。 整個注冊手續只花了7天時間。12月3日,深圳市民政局正式批準公募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下稱“深圳壹基金”)的注冊申請。楊鵬當時覺得,成功來得有點突然,忙了快一年了沒結果,沒想到這么快就辦下來了。 批下來當天,在前往機場路上的馬宏,給楊鵬發了一條短信:“12月3號,深圳基金會成立。1、2、3,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祝壹基金一切順利?!彼J為,壹基金是一顆示范的種子,希望之后民間公益慈善的力量會蓬勃地發展。 批準了全國首家民間發起成立、無業務主管單位的公募基金會,劉潤華有自己的想法,他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做與不做之間,自己心中一定要有一桿秤,一定要衡量,一個是壓力,一個是價值。比如注冊壹基金,盡管不存在法規和政策障礙,別的地方不做自有不做的道理。我認為,愿不愿去做,責任意識很重要。”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給劉潤華吃了一顆定心丸。深圳壹基金成立后引發了很多議論,有一天,李立國親自給劉潤華打了一個電話:“我怕你有壓力,我打個電話給你,這個事你做得好,我支持你,別管別人說什么,沒關系?!?/p> 就在深圳壹基金掛牌當天,李立國要劉潤華代表他對壹基金表示熱烈的祝賀,但因為當時儀式已經結束,劉潤華便沒有機會宣布。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