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為尋江豚“避難所”奔走3年打動中科院
www.fjnet.cn?2013-06-04 11:16? 孟儉?來源:中國江蘇網 我來說兩句
3年后 不懈努力終獲科學家重視 “3年中,我沒間斷過與中科院水生所專家的交流?!标愐肆直硎?,幾年來,他不知與專家交流寫了多少信,每一封信都得到中科院水生所王克雄等專家的認真對待。 在信中,陳宜林一再建議,現在包括武漢天鵝洲以及鎮江的保護區,現狀都不盡如人意,因此,單幾處這樣的保護區還是遠遠不夠的,他建議在揚州廖家溝建立一個后備的江豚保護區。 “非法和過度捕撈、水體污染、航運、水閘和堤壩建設,是威脅江豚生存的主要原因?!标愐肆终f,廖家溝水域自古就是豚類活動區,至今還有豚活動的蹤跡。這里既有江水海潮,又無航道通行,更無工業污染,江面寬近1000米,長度達20公里,適合江豚生活。 3年的吶喊,終于打動了中科院水生所的豚類保護專家并引起重視,王克雄近日給陳宜林回信說,本月初會有專家前來對廖家溝水域進行考察。 不放棄 余生將繼續投入江豚保護 提出將廖家溝作為江豚的“樂水”,陳宜林列舉了“十大理由”,除了水域環境等因素外,他覺得,建江豚保護區,可謂一舉兩得,既保護了江豚,又增添了旅游資源。陳宜林設想,揚州是一座旅游城市,廖家溝江豚保護區也可打造成江豚觀賞區。 陳宜林對江豚保護關注,也令科學家們感動。王克雄在給陳宜林的回信中稱:“若各方面條件都具備,按您的建議,廖家溝水域不失為一處遷地保護的后備水域。” 對于即將到來的專家考察,陳宜林很欣慰:他3年的奔波努力沒有白費。 陳宜林表示,不管廖家溝水域最終是否適合,他的余生,除了挖掘船村文化外,其余時間都會投入到江豚保護中。記者 孟儉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5-29]南京長江棲霞段一江豚幼崽死亡 初判為螺旋槳奪命
- [ 05-20]我國最大淡水湖水面急劇擴大 達2500多平方公里
- [ 05-19]我國最大淡水湖水面急劇擴大 達2500多平方公里
- [ 03-29]長江江豚僅剩千余頭 被世界組織列入"極度瀕危"
- [ 03-29]拯救江豚
- [ 03-29]長江江豚已瀕臨滅絕 去年數量降速超6年前兩倍
- [ 03-28]廣東鹽田連續出現死江豚 疑為疾病或自然死亡
- [ 03-16]救子心切母江豚擱淺海灘 小江豚因缺水死亡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