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4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白宮會見奧巴馬 習奧不到5年接觸9次 包括會見、通電、書信等曾5天兩談新型大國關系——— 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抵達美國,將于7日至8日在安納伯格莊園同奧巴馬舉行會晤。這也是兩國政府換屆后的首次元首會晤。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兩人已有過9次“交談”——面對面、通電話、寫書信、派特別代表……交談形式不拘一格。梳理歷次習奧“會”談及的內容可以發現,強調將經貿摩擦放置于對話機制中去解決,呼吁合作處理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事務,希望“增進戰略互信”,探索“新型大國關系”。這些都是歷次的“主旋律”。 談新型大國關系:為“老問題”尋“新答案” 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開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雙方將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作為主題。“新型大國關系”這一概念被高調推出,此后,在歷次習奧的“接觸”中,這一概念被反復提及。雖然在這一概念的闡述上還無統一的定義,但兩國業已形成基本共識:21世紀的中美關系必須避免大國對抗和零和博弈的歷史覆轍,切實走出一條新路,為“老問題”尋求“新答案”。 2013年3月14日晚,新當選國家主席的習近平應約同奧巴馬通電話。在電話中,習近平指出,愿與美一道走出一條新型大國關系之路。 習近平在電話中解釋了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做法,即把握兩國關系大方向,增進互信,擴大合作,管控分歧,保持高層交往,維護和發展好戰略與經濟對話、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等機制,推進合作伙伴關系建設。同時,他強調,只要本著相互尊重、開放包容的精神,中美在亞太完全能夠有更大作為,讓太平洋成為真正的太平之洋、合作之洋。 奧巴馬認為,美中關系處于“定調期”,他說,兩國正面臨確立未來方向的歷史性機遇,美方希望同中方共同努力,繼續推動美中關系沿著正確方向穩定向前發展,努力構建基于健康競爭而非戰略博弈的新型大國關系。按照美方的說法,新型大國關系是對“崛起國與守成國必然沖突”這一歷史魔咒的打破。 大國相處之道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分析人士稱,對彼此戰略意圖如出現差之毫厘的誤判,則會導致未來關系走向謬以千里,所以,在兩人的談話中,多次提到彼此國家的戰略意圖與兩國關系走向,以避免出現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大國雙邊關系局面。 5天后的2013年3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總統特別代表、財政部長雅各布·盧時再次表示,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努力,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牢牢把握兩國關系大方向,共同努力構建中美合作伙伴關系,走出一條新型大國關系之路。 解惑 什么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中國國家元首就中美發展新型大國關系進行的闡述,受到各界高度關注。此后,“新型大國關系”一詞在中美關系語境中越來越多地出現,成了中美高層交往的必談話題。 新型大國關系,意味著對傳統大國關系模式的摒棄,是國際關系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它準確命中了中美關系發展的現實需要,也為中國發展與其他大國關系以及其他大國之間發展關系提供了思路。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們將改善和發展同發達國家關系,拓寬合作領域,妥善處理分歧,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系。”新型大國關系由此成為中國外交戰略的重要內容。 今年,中美兩國完成了領導層換屆,中美關系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美國先后派出多位高官訪華,中美關系發展繼續呈現積極勢頭。在會見美國國務卿克里時,習近平對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做了進一步闡述。他表示,希望雙方不斷充實合作伙伴關系的戰略內涵,走出一條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之路。在會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多尼隆時,習近平則表示,雙方應該從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共同致力于建設中美合作伙伴關系,走出一條前無古人、后啟來者的新型大國關系之路。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不斷豐富。即將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國加州舉行的這次“莊園會晤”,“不拘形式”,將是兩國元首在深入交流中建立友誼,就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進行戰略溝通、勾畫藍圖的良機。時間必將證明,只要雙方以誠相待、攜手合作、勇于開拓,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目標將會變成現實。 誰提過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上世紀90年代,面對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明確提出,要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積極致力于發展以“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為特征的新型大國關系。在這一原則指導下,中國與俄羅斯建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并相繼同法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德國、埃及、韓國等國以及歐盟、東盟等地區組織建立不同類型的伙伴關系。 2010年5月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時任國務委員戴秉國提出,中美應“開創全球化時代不同社會制度、文化傳統和發展階段的國家相互尊重、和諧相處、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觀察人士指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如何相處,不僅關乎雙邊,更關乎全人類。傳統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猜疑、對抗、沖突的關系模式顯然不適合中美。走出一條新型大國關系之路是中美兩國的必然選擇。 2012年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在這次廣受關注的訪問中,習近平提出,推動中美合作伙伴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努力把兩國合作伙伴關系塑造成21世紀的新型大國關系。 三個月后,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了題為《推進互利共贏合作發展新型大國關系》的致辭。他強調,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無論中美兩國國內情況如何發展,雙方都應該堅定推進合作伙伴關系建設,努力發展讓兩國人民放心、讓各國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國關系。文/新華社記者楊依軍 談臺灣問題:中美關系中“最核心最敏感” 幾乎每一次中美領導人會談總會提到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有效性。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頻頻被提及是因為其中提出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國關系健康發展的政治基礎。 去年習近平訪美與奧巴馬對話期間,他表示,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始終是中美關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問題。 中方贊賞美方多次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希望美方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精神,以實際行動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局面和中美關系大局。 奧巴馬則表態稱,美方堅持基于美中三個聯合公報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獨”主張,希望看到臺灣海峽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趨勢繼續發展。奧巴馬說,在當前形勢下,美中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合作至關重要。 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指的是1972年2月28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簡稱《上海公報》)、1979年1月1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簡稱《中美建交公報》)和1982年8月17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簡稱《八一七公報》)。 美國在這三個聯合公報中均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也是中美兩國關于兩國關系以及我國臺灣問題的重要歷史文件。 談經貿摩擦:利用對話穩固經濟“壓艙石” 中美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但兩國之間的差異和分歧也十分明顯,兩國人民耳熟能詳的議題包括人權問題、軍力問題以及經貿摩擦。如何妥善處理兩國經貿領域的摩擦,以防止經濟問題政治化,這是包括習近平與奧巴馬在內的歷屆兩國領導人必談的話題之一。 經貿領域的分歧長期并且持續地存在于中美關系中,具體問題包括貿易不平衡、知識產權、市場準入、人民幣匯率、反傾銷反補貼等。 3月,習近平在與奧巴馬的特別代表、財政部長雅各布·盧的會談中指出,兩國經濟關系是兩國關系的“壓艙石”,其本質是互利共贏。 去年,習近平在白宮與奧巴馬會談時表示,希望雙方本著平等協商、雙向互利的原則繼續以對話與合作而非保護主義的方式處理彼此經貿摩擦,努力維護中美經貿關系互利共贏的基本格局。 雙方在歷次接觸中都為解決兩國經貿摩擦開出了相似的“藥方”,那就是以“對話機制”化解經貿摩擦。2012年與習近平會面時,奧巴馬提出通過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等機制加強溝通協調,推進兩國經貿關系。3月14日,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之際,在與奧巴馬的通話中,他表示,雙方應維護和發展好戰略與經濟對話。通過平等的對話和坦誠的溝通來防止經貿問題政治化,使中美經貿關系互利共贏的基本格局越來越穩固。 在與奧巴馬的特別代表、財政部長雅各布·盧的會談中,雙方大半時間在討論經貿議題。習近平說,希望雙方繼續通過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等機制深入溝通,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和在20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框架下的合作,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共同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 雅各布·盧表示,奧巴馬總統堅定致力于加強美中合作,繼續保持美中關系的連續性。美中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對促進兩國及全球經濟增長負有特殊重要的責任。美方愿繼續保持高層交往,通過美中戰略經濟對話等機制,擴大兩國合作,開展良性競爭,妥善處理分歧。美方重視中方在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美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等問題上的關切,愿努力推動解決。 會談的內容反映了兩國對以經濟對話機制解決經貿摩擦的信心和愿望。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將對話進行到底的精神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和兩國關系的健康發展,全球化的發展讓很多經貿問題也不單單是雙邊問題,需要在多邊機制下解決。 談全球性問題:每次會晤必涉及“多邊事務” 2012年習近平訪美時,白宮強調,當前需要中美合作應對的全球事務越來越多,相信習近平訪美將為兩國增進全球合作帶來契機。“多邊事務”是領導人會晤幾乎每次必談的,面對國際上的風云變幻,每個時期各個地區存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 分析人士稱,習近平與奧巴馬共同站在國際舞臺上的幾年來,環顧世界,難事、大事此起彼伏,新問題不斷加入。全球性金融危機陰影揮之不去、經濟復蘇乏力,給各國的經濟發展設置了障礙;西亞北非地區動蕩不已、朝鮮核問題引發半島危機,西方國家深層次矛盾凸顯等都對各國的安全、穩定和發展形成了嚴峻挑戰。 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經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這是兩國的共識。目前,中美都面臨著國內繁重的經濟發展任務,同時也都繼續面臨復雜嚴峻的外部經濟環境的挑戰。多邊貿易談判、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公共衛生安全、自然災害、反恐和防核擴散等全球性問題上,都需要雙方攜手應對。 2012年訪美時,習近平曾表示,在重大國際地區問題上,雙方也要多協調、多合作,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發展共同發揮建設性、負責任的作用。 奧巴馬回應稱,在當前形勢下,美中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合作至關重要。美方愿與中方加強在G20等多邊機制和伊朗核問題、朝鮮半島、敘利亞局勢等問題上的對話、協調與合作。 在最近一次習近平與奧巴馬特別代表雅各布·盧的會面中,雙方還就新近的網絡安全等問題交換了意見,習近平闡述了中方原則和立場。 本版文/ 本報記者 岳菲菲(除署名外) |
相關閱讀:
- [06-08] 習近平: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 [06-08] 盤點習近平歷次訪美 親切平實風格獲美民眾稱贊
- [06-08] 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開始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 [06-07] 習近平抵達加利福尼亞
- [06-07] 習近平拉美行收官 助中拉經貿“重新發現彼此”
- [06-08] 習近平參觀墨遺址:中墨文化從交流互鑒中汲養
- [06-07] 外交部長王毅談習近平對拉美多國外訪情況
- [06-08] 習近平與奧巴馬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