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人群 抗議失業率上升的示威游行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 5月底,“占領法蘭克福運動”時隔一年再次在歐洲央行所在地法蘭克福舉行。歐洲國家上千失業者抗議歐盟緊縮財政,逼宮歐洲央行。“占領法蘭克福運動”始于2011年10月初。此次,這項為期6天的運動在德國烽煙再起,法蘭克福市中心銀行區和商業區內部分商店被迫關閉。 4月底,在失業率已經超過27%的西班牙,示威者走上首都馬德里的街頭,游行最后發展為大規模沖突,造成約30人受傷。據報道,此次游行示威者將西班牙國內就業困難問題歸咎為政府的無能,在游行中提出要求政府下臺,并取消不合理經濟政策等要求。據悉,西班牙政府一項縮減財政支出的方案曾導致其國內多家公司破產。 3月份,在埃及,數千人示威游行,要求政府辭職。2011年前,埃及失業率為9%,目前已高達31%,失業人口總數多達350萬。而其中72%此前是有工作的。 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全球工作報告認為,解決勞動力市場出現的問題,不僅要著眼于改善經濟,同時還要在社會政策層面作出努力。如果就業前景和生活水平一直提不上去,民眾就會產生悲觀和不滿情緒,甚至影響到社會的穩定。該組織還指出,由于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歐盟國家爆發動亂的潛在可能性比世界上其他國家都高。國際勞工組織稱,社會動亂包括罷工、街頭抗議和示威,自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這在許多國家呈增長趨勢。而最有可能發生動亂的國家包括塞浦路斯、捷克、希臘等。 持久的戰爭 該如何解決失業率高企這個問題?大浪淘沙中,“德國模式”成為熱詞。 在這里,“德國模式”主要指雙元制職業教育。據《經濟學人》報道,在德國,那些對大學沒有興趣或不夠資格的年輕人可以報名參加一個項目,每周要為一家公司工作3-4天,而這家公司給他們提供報酬,傳授技能。這些年輕人還要在學校完成專業課程。商會和工業協會確保工作與教學相匹配。大約3年之后,這些年輕人將獲得證書,如果表現出色,還有機會成為全職員工。德國的年輕人中約有2/3都通過這一體系,在大約350種行業中找到工作。 目前失業率最低的兩個歐盟國家,奧地利和德國,都是采取了雙元制職業教育。不到8%的青年失業率讓德國信心十足地開始推廣這一模式。德國教育部長已經同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拉脫維亞、斯洛文尼亞和意大利的相關官員簽署了備忘錄,準備共同在這些國家推進雙元制職業教育。就連作為歐洲“優等生”的瑞典也因為年輕人失業率上升準備引進這一體系,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也將德國的職業教育作為學習的榜樣。 不過,也有人提出異議,指出德國的人口結構、工資限制、福利改革等因素讓“德國模式”不那么容易復制,而且這一模式也無法在短期內顯現效果。正如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所說的,歐洲各國與高失業狀況的斗爭將是一場“持久戰”,不能寄望于畢其功于一役。朔伊布勒強調,歐元區17國的領導人都該行動起來,與青年大面積失業這一狀況戰斗到底。 為了解決失業率高企、尤其是青年失業率高企的問題,各國政府早已行動起來。意大利總理萊塔6月初指出,意大利政府將力爭在未來數年間將該國青年人的失業率降低到30%以下。政府一方面會予以雇用青年員工的企業部分財政稅收方面的優惠,另一方面也將考慮出臺為年輕雇員度身定作的新勞動法規措施。法國總統奧朗德也表示,政府有能力通過一系列拯救措施在今年年底前扭轉失業率曲線。 正如分析指出的,失業問題一向是經濟衰退過程中的滯后指標,在經濟剛開始惡化之時不會立刻出現,但在經濟復蘇后恢復起來也最慢。降低失業率,注定了是一場“持久戰”。 |
相關閱讀:
- [06-13] 媒體稱世界迎“失業的一代” 各國示威游行頻發
- [06-13] 媒體稱世界迎“失業的一代” 各國示威游行頻發
- [06-13] 媒體稱世界迎“失業的一代” 各國示威游行頻發
- [06-13] 媒體稱世界迎“失業的一代” 各國示威游行頻發
- [06-13] 媒體稱世界迎“失業的一代” 各國示威游行頻發
- [06-13] 媒體稱世界迎“失業的一代” 各國示威游行頻發
- [06-13] 媒體稱世界迎“失業的一代” 各國示威游行頻發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