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央巡視組“只查不處”符合中國國情
www.fjnet.cn?2013-06-13 11:52? ?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日前,10個中央巡視組已開赴各地,開展新一輪巡視工作。對于此番巡視,筆者比較看好,理由有三。 其一,異地監督。不受監督的權力產生腐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過去體制設置中,也有對各級領導班子的監督,即各省市出現問題,由該省市委和省市紀委監督。但理發匠剃不了自己的頭。一個鍋里攪馬勺,日子長了,難免產生千絲萬縷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你叫弟兄們自我監督,豈不是勉為其難,怎能真正解決問題? 現在好了,由中央派人下來行使監督之權,這就在體制上最大限度防止了結黨營私和官官相護的可能。巡視組組長由退出一線、未滿70歲的省部級領導擔任。這些曾經當過省市或中央部委主要領導的老同志,不但政治經驗豐富,而且剛剛退居二線,壯心不已。設身處地想想,他們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有什么理由要去為與自己沒有利害關系的人護短? 其二,民眾參與。反腐的真正動力,在于千千萬萬民眾的參與。因為說到底,受腐敗危害最烈、對腐敗看得最清,因而對腐敗最為痛狠的,還是身處底層的民眾。此番巡視,在程序設置中有“聽取匯報、列席會議、受理來信來訪、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問卷調查、實地考察”諸項。其中,受理來信來訪、個別談話等,即是民眾參與。 說到民眾參與,想起網絡反腐。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被免職,初始原因是某雜志副主編在微博與劉公開叫板,揭露其問題。此事雖然最終以劉被免職告終,但其間起了關鍵作用的,還是劉在日本情婦的反水。各位不妨想想,倘若國家發改委派有中央巡視組,對那位副主編的檢舉及時受理,不就順理成章而且也容易得多了嗎? 其三,只查不處。中央巡視組到了各地,職責就八個字:發現問題,反映問題。這樣的使命安排,表面看,權力似乎小了,問題并未解決,但細一琢磨,這恰恰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一種明智設置。倘若巡視組到了地方,既要發現問題,還要處理問題,這現實嗎?不現實。第一,臨時受命,他們沒這個權力。第二,處理同級,他們沒這個魄力。如今,巡視組對于存在問題只負責發現并向上報告,反而能減輕顧慮,輕裝上陣。 由中央派巡視組解決各地領導班子腐敗問題,是中國共產黨整個反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此一工作方式正逐步完善并已初見成效。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查處,正是緣于巡視組發現上海社保腐敗案,進而順藤摸瓜,取得進展。山西原省委副書記侯伍杰、山東原省委副書記杜世成、貴州原省政協主席黃瑤等腐敗高官東窗事發,都與巡視組密切相關。 執政黨如何遏制腐敗,是世界性難題。解決之策,不外三條:一是法制,令其不敢腐;二是制度,使其不能腐;三是教育,讓其不愿腐。巡視組反腐是事后懲治,亦屬“令其不敢腐”范疇。筆者以為,要從根上治起,“使其不能腐”,還得建立一套讓腐敗者即使想腐敗也無從下手的制度。(詹國樞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海外版原總編輯。)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