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環保廳未自稱鎘污染處理“奇跡” 領導不知情
www.fjnet.cn?2013-06-14 06:42?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在此次事件中,對鎘污染的處置方法中,用投藥絮凝的方法將鎘從水體中消減,絮凝物將進入底泥中,是否在今后還會釋放溶解到水中、是否還會別的水生物中富集?專家稱,這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將在事故處理完之后再做回顧性評價。 許振成說,鎘比較易溶于水,當Ph值在7的時候可能溶于水,這是鎘元素的性質所決定的。相對來說,鎘比較容易在自然界中暴露。除此之外,鎘這種元素比較特殊,農田中如果鎘超標比較容易進入米里面,從而進入人體。鎘對人影響主要是在人體富集,富集多之后對人的精神系統造成影響。但這次事件會不會給流域生態環境和流域內居民健康帶來的長久次生危害,尚無定論。 實際上,早在污染治理過程中就有專家提醒要警惕后續污染:“切不可有只要污染峰團過了就萬事大吉、就可以鳴金收兵的思想。”就龍江河鎘污染這起牽動廣西群眾目光的事件而言,自治區環保廳應急中心主任黃勇稱,他們密切監測著柳江水質,目前水體不斷好轉,水質完全達標。 但如今,顯然環保部門的“奇跡”說刺痛了網民的神經,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6月13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黎敏對新華社記者說,關于2012年龍江河鎘污染事件,自治區環保廳官方網站多有報道,但作為信息公開披露還是第一次。原因是今年4月收到一份法制類媒體的申請,要求公開這一事件。 對于“是我國鎘污染事件處置史上的一個奇跡”這樣的表述,有關負責人表示,自治區環保廳自身沒有這樣總結過。只是在2012年處置這起環境事件中,參與處置過程的部分專家,就處理技術和效果層面做出上述評價。 今年4月16日,廣西一媒體發表的文章中,有“國內專家認為這是我國鎘污染事件處置史上的一個奇跡”這樣的表述;在此次官方網站發布信息時,自治區環保廳內部工作人員摘錄了這樣的表述,將其發在官網上。 黎敏表示,由于自治區環保廳內部信息發布管理疏忽,把關不嚴,將這樣不合時宜的表述公開發表,引發網民批評;他們承認將“奇跡”用于這樣的公文確實不合適,接受網民的批評,也感謝網民對環保工作的關心。 采訪中,自治區環保廳多名工作人員稱,事實上廳領導都沒看過這個文件,看到了輿論批評才知道有這個事情,內部管理問題值得反思。(“中國網事”記者張鶯王存福 李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3]廣西環保廳稱鎘污染處置創奇跡 歌功頌德遭質疑
- [ 05-27]調查顯示中國1/6耕地受污重金屬 達2000萬公頃
- [ 05-26]調查顯示中國現有2000萬公頃耕地受重金屬污染
- [ 05-23]廣州“鎘米”風波追蹤:鎘源難尋 “毒米”傷誰?
- [ 02-27]廣西將開展隱患排查 避免龍江鎘污染悲劇重演
- [ 02-26]廣西:龍江水質全線達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解除
- [ 02-24]廣西河池鎘污染事故月余 市新任環保局長上任
- [ 02-23]廣西解除龍江河環境事件應急響應 稱水質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