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裝上新地板 太空生活更舒適
www.fjsen.com?2013-06-15 06:46? 鄧琦 杜丁?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 揭秘 誰為中國太空第一課牽線搭橋? 中繼衛星被稱為“衛星的衛星”,是中國太空數據的“中轉站” 楊利偉天地通話時,大家還看不到視頻。這次,王亞平講課的過程將實現全程直播。清晰的圖像、流暢的語音,如今在電視機前觀看航天員在天宮一號中游弋的畫面,大家都會感受到載人航天通信發生的巨大變化。這過程中,中繼衛星搭起了這一傳送橋梁。 神舟十號的測控通信系統仍采用陸、海、天基測控網。與神舟九號任務相比,新增加了2012年7月發射入軌的天鏈一號03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1-03三星實現全球組網運行后,航天員可以隨時隨地與地面聯系。 一位多年從事衛星導航的專家稱,中繼衛星就是中國太空數據的“中轉站”,“比如你我要通信,互相看不見,信號不能直接過去,就要找一個中轉站,你發到中轉站,中轉站再把信號轉發給我。”他說,飛船也一樣,飛船的信號不能直接傳送到地面,就需要中繼衛星中轉一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稱,這次太空授課將依據測控通信等保障條件最終確定時間。該專家表示,中繼衛星雖然很高,但是每顆衛星覆蓋的區域是有限的,所以衛星要進入特定的區域后才能通信。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信系統副總指揮黃惠明曾形象地說,太空中運行著成百上千個航天器,這些航天器猶如人們放入太空中的“風箏”,而控制這些航天器的“無形之手”,就是航天測控。中繼衛星被稱為是“衛星的衛星”,主要捕獲跟蹤在軌運行的高速動態目標,把數據實時下傳。 ■ 專家說法 太空授課 天地互動最重要 國家載人航天領域航天應用專家組成員劉錄祥稱,中國未來可以建太空知識數據庫 “太空授課很值得期待,我很好奇會展示什么樣的活動。”昨日,國家載人航天領域航天應用專家組成員、國家航天育種工程首席科學家劉錄祥表達了對中國太空第一課的期待。 “太空授課中,天地互動是最重要的。”在劉錄祥看來,太空授課不僅可以實時互動,還更形象生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們講課大多停留在說教上,容易枯燥乏味。比如液體的狀態,在太空是單個的水珠,大家一看,哦,原來是這樣,就很形象?!?/p> 劉錄祥稱,在地球上地球引力永遠抹不掉,失重狀態很難模擬,“只是通過把人放在離心機里勻速轉圈或高空落塔,來模擬微重力的效應,但這永遠不是真正的微重力?!?/p> 劉錄祥稱,等將來能長期在太空居留了,可以建立一個數據庫,“實時視頻通話的成本很高,需要一系列的信號控制和環節操作?!毙枰孛婕皶r互動的話,可以實時視頻通話。一般情況下,可以在太空把數據全程記錄下來,形成數據庫,再傳送到地面?!斑@次太空授課可以激發大家去想,為什么在這個環境下是這個形態,這個對青少年甚至成人追求科學知識有刺激作用。”他說。 采寫(除署名外)/新京報記者 鄧琦 杜丁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4]神舟十號航天員對天宮一號進行在軌維護
- [ 06-14]日媒關注神十與天宮對接 稱中國正向空間站邁進
- [ 06-14]劉洋在天宮藏驚喜引網友猜測 王亞平稱充滿期待
- [ 06-14]神十與天宮一號下一步將進行手控交會對接
- [ 06-13]神舟十號航天員以漂浮姿態進入天宮一號
- [ 06-13]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以漂浮姿態進入天宮一號
- [ 06-13]神舟十號航天員成功進駐天宮一號
- [ 06-13]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