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揭示漢族和日本人基因表達差異顯著
www.fjnet.cn?2013-06-18 21:08? 孫自法?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徐書華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對于在中國漢族人和日本人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的基因表達,單個遺傳變異的貢獻在7%到43%之間。 中國漢族人和日本人有共同的遺傳起源,在外表形態上也存在很高的相似性。然而,雖然親緣關系如此緊密的兩個人群在人體性狀上的細微差異不易度量,但人們普遍的印象是,漢族人和日本人在外表上的差異似乎還是能被人眼識別出來,盡管大多可能僅僅是文化、行為上的差異以及由此導致的視覺上可以察覺到的差異。 從生物學的角度,漢族人與日本人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性狀差異?有多少是由于環境差異導致的?有多少是由于遺傳因素影響而產生的?為回答這些問題,徐書華研究組決定從基因表達譜入手進行探索和探討。 科研人員對漢族人和日本人的全基因組表達譜芯片數據進行了系統和細致的分析,結果顯示漢族人和日本人的基因表達譜存在整體上的差異。與之對應的是,盡管漢族人與日本人在外表和遺傳上都存在較大的相似性,但是從基因組的角度,漢族人和日本人可以得到很好的區分。 該研究通過比較分析,鑒定出在兩個人群之間存在高度表達差異的基因,通過對復雜性狀關聯分析數據庫的搜索和基因功能注釋,發現其中某些差異表達基因與人體血液和生化特性有關,還有一些基因與人體身高以及某些疾病相關。由于缺乏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和最終表型數據,目前還不確定具體的聯系和機制。 徐書華研究組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漢族和日本人的差異,不僅僅是地理、語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區別,而且在生物學上存在系統性的差異,這些差異有可能通過自然科學研究手段精確量化和客觀描述。《醫學遺傳學》雜志已在線發表這項研究成果,稱其有助于理解基因表達與遺傳變異之間的聯系,并為闡明近緣人群之間表型差異的分子機制提供了線索。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7]3種轉基因大豆多國獲批可食用 美歐報告稱安全
- [ 06-15]陳錫文: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通過實踐來證明
- [ 06-14]農業部:轉基因大豆新品種審批三年 安全有保障
- [ 06-14]英國批準推進一轉基因小麥試驗 考察其抗病能力
- [ 06-14]農業部批準進口三種轉基因大豆
- [ 06-14]詹姆斯打包票第四戰反彈 承諾一定奉獻精彩表現
- [ 06-13]美國研究人員完成“生命暗物質”基因組測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