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萬人在浙江獲救助 職業“跑站”現象減少
www.fjnet.cn?2013-06-20 06:57? 祝曉艷?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杭州6月19日電 (見習記者 祝曉艷)“重復救助的情況肯定有,雖然像‘跑站’現象少了,但是還是避免不了。”6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救助管理站賴勤告訴記者,有些救助者甚至稱,反正死路一條,就賴在這里不走了。 所謂“跑站”,是一些人員利用救助管理站對社會流浪乞討人員幫扶的政策,長期出入救助站,從而獲得免費吃住,甚至以此謀生。 “尋親不遇、被騙被偷、遭受家庭暴力婦女、遭受非法用工的務工人員、被騙非法傳銷人員、受災群眾等暫時陷入生活困境的人員等等,都可以尋求救助。”賴勤表示,但在實際救助中,總會遇到幾個“臉熟”的。 “跑站”是指社會上某些不良分子以跑救助站騙取救濟為生、甚至發財的現象,最早這種現象出現在珠三角區域。 一位在救助站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遇到過幾個救助者,一年出現在救助站好幾十次。“前兩天,還有一個救助者,昨天晚上來過,過了兩天又來了,他就是不想回去,我們也沒辦法。” 記者從浙江省民政廳了解到,2003年8月至2013年4月,累計為40.71萬人次的救助人員提供住宿、醫療、通訊、返鄉及安置等方面的救助服務,其中外省籍35.10萬人次。 “很容易一些人因各種原因而進救助站,進而慢慢發展為職業“跑站”人。”賴勤說,“面對這些人,救助站多感無力,根據救助政策,只要是無力解決食宿、無親友投靠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站一般都會給予救助。” “有一些救助站的常客,很熟悉救助條文和運作規則,也很清楚一些投訴舉報電話,若有不順意,就大鬧救助站或上訪,影響救助工作開展。”賴勤坦言,最能及時見效的,首先是將救助系統與公安系統銜接,核實這些人員是否真正符合收容條件。同時,火車票上通過打洞等方式防止車票再倒賣。 賴勤表示,現在在甄別方面,杭州做的比較完善,同時火車票基本已無法倒賣。“錢要不到了,自然‘跑站’大幅度下降。” “嚴厲的懲罰,則可使救助者“不敢做”。國家還可考慮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設置懲罰性的條款,并給予懲罰。”一位救助站工作人員到出了心聲。 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朱婕則認為,還可以對職業跑站人進行技能救助和精神救助。通過技能培訓使他們具有一技之長,從而解決“跑站”現象。(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