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長換用紅旗轎車 學者:表現民族自信國家尊嚴
www.fjnet.cn?2013-06-20 07:00? ?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董倩: 客觀地說,公車國產化應該把它看成是公車改革的一個開始。就像《愛爾蘭時報》今天有這樣一個評論,他說“中國政府選用國產品牌公務車的想法,其實并不只單純為了支持國產品牌。高級公務車在中國一些老百姓眼中被認為是腐敗的象征。” 那么部分公車我們做到了國產化了,相應的跟進又應當如何配合?繼續連線汪教授。汪教授,您怎么看外國這樣的一種評論? 汪玉凱: 我覺得剛才德國的這段話都很真實的反映目前公務用車國際的規則。一個國家如果有同等水準的車,能夠滿足公務用車的需求,它絕對不會采購外國的。這不僅僅對一個民族產業本身的保護,也是對于國家尊嚴的體現。我覺得“三公”消費一直是中國社會公眾非常關注的問題,每年公務購車大概在一百萬輛左右,每年花掉將近一千億人民幣。過去80%-90%的公務用車幾乎都被外國品牌所占領,這個現象是非常不正常。所以我覺得我們未來在公務用車改革方面,不僅僅要關注公務用車的超標配置或者是不恰當的使用,首先是關注我們的采購。所以要按照扶持民族產業、扶持低碳產品的思路,按照國際的規則來加大對民族汽車采購的力度,這樣才能夠逐步地使國產品牌能夠在整個公務用車市場上占比較大的份額。 董倩: 汪教授,您看我這樣理解對不對,實際上公車國產化的改革是第一步,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這個改革比較簡單,相對容易推行,因為轎車舒適度可以替代,比如說不用國外的品牌了,用國產的品牌,舒適度可以保障,但是難以保證的是我們要把它真正改掉的是什么,就是讓它不怎么舒服,這才是改革的目標,就是讓把不能用公車用的這么舒服了才是改革的目標。您覺得公車使用國產化,對這個目標會有什么作用,請您簡短的說。 汪玉凱: 我覺得公車使用的國產化,應該說它不僅僅是能夠扶持民族產業,甚至也能夠培育我們這種新的理念,如果都坐國外品牌車,高高在上,確實容易和公眾造成一種隔離感。如果都盡量采購國產產品,如果這個產品能夠廣泛使用,我想拉近了公眾和官員的關系,也實現中央現在講的“四風”,比如奢侈、享樂這樣一種不正常的風氣也有很大的改觀。 董倩: 好的,謝謝汪教授。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關于公車改革的一些內容。在節目的最后還是像以往一樣,我們再做一個提示,《新聞1 1》為今年的大學畢業生提供了一個就業·有位來這樣一種可能性,希望給大家找到更多的工作。現在每天通過這樣的一個平臺新增的工作崗位很多,最后希望您多關注這個節目,也許您會找到滿意的工作。 (央視《新聞1+1》)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7]外交部長王毅公務用車從今起使用國產紅旗轎車
- [ 03-20]全國十余省份和中央部委大批采購紅旗轎車
- [ 03-20]十余省份和中央部委大批采購紅旗轎車 福建購72輛
- [ 03-20]全國十余省份和中央部委大批采購紅旗轎車
- [ 05-19]一汽自主轎車全面更換"鷹標" 紅旗轎車仍保持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