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荒之風橫掃A股 兩市昨流出資金近200億
www.fjsen.com?2013-06-21 10:25? ?來源:證券時報 我來說兩句
“這是一個重要的政策軌跡。”他強調。 5月初,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20號文加強對外匯流入管理,虛假貿易及套匯資金銳減。5月份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驟降至669億,與季末臨近相重疊,進一步收緊市場資金面。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證券時報記者,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大幅攀高,或許透露了某些政策意圖。廣義貨幣供應量相對年初太高,必須讓貨幣供給回歸中性,并防止企業與地方政府負債快速上升,控制融資風險。魯政委指出,這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與中央政策的合意性。 跨半年因素是導火索,各種因素疊加,令資金面緊張演變為史無前例的瘋狂。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誰在為其埋單?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資金緊張表現為Shibor的持續攀高,利率市場化預期作用下,商業銀行生息基礎惡化,進而影響對企業的放貸意愿。譚雅玲表示,短期內需要資金的企業將會受到這一輪資金面緊張的牽連,獲取融資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華南某券商資管匿名人士表示,央行淡然旁觀,助長了資金強勢者的“趁火打劫”。流動性緊張氛圍在媒體渲染下不斷被放大,又在推動資金的結構性不均衡和緊張情緒蔓延。 多數受訪人士認為,這不啻是一次金融災難的演習,但背后卻有許多無辜的機構為此而埋單。 昨日,以可轉債、城投債等為主的交易所債券遭遇拋售狂潮,川投轉債昨日暴跌7.21%至118.03元,緊隨其后的國投、民生、國電等轉債品種跌幅均在4%以上。此外,06鄂能源、12阿信誠等地方城投債,也出現了上市交易以來罕見的重挫。 這一幕與2011年9月極為類似。價格的整體下行使全部投資者遭受損失,卻與監管部門所期望的“去非標”及“去杠桿”目標南轅北轍。 魯政委表示,這一波強烈的流動性趨緊事態,如果恰巧與其他突發事件結合,則很可能引發全局性的金融風險和動蕩,這就是資金利率持續高企所隱含的風險因素。同時,為了籌措資金,機構會把能賣的都賣了,什么都不買,貸款也不放,這就會影響到實體經濟。 按照監管部門的政策邏輯,一旦資金大潮退去,誰沒穿底褲將一目了然。但是,穿了底褲的人也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這也包括A股市場。 這輪資金緊張以來,從5月30日至今,上證綜指由2318點連續跌至昨日收盤的2084點,跌幅達到10.09%。 分析人士稱,中國銀行間貨幣及債券市場本來就極為不透明,再加上輿論氛圍的渲染,不明就里的其他市場投資者完全不清楚真相如何,無奈之下只有以收益受損告終。 王晶表示,資金緊張造成市場動蕩,但背后的目的或在于“擠出”房地產及城投平臺的不合理融資,讓資金到可用之處。他指出,中央的政策意圖,極有可能是通過真實的經濟狀況去映射貨幣增量,同時存量貨幣也必須被充分挖掘。退后一步去想,這就是央行淡定的主要原因。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