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振經濟不會靠砸錢 政府投資擴容空間不大
www.fjnet.cn?2013-06-22 07:03? 周小苑?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來說兩句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的支持經濟轉型升級。”這是一個多月以來,李克強總理第三次提及存量資金問題,傳遞出當前我國貨幣調控的總體思路,即摒棄過去靠貨幣信貸擴張和大規模資金投入來拉動經濟的發展老路,遏制部分資金“空轉”現象,加快金融業的市場化改革,提高存量資金的使用效率,讓金融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把錢用在刀刃上。 經濟增速放緩主因不是缺錢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滑,面臨外貿增速下滑、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PPI連續負增長等諸多不利局面。與此同時,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近一個月以來不斷走高,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緊張的局面,一些金融業內人士因此呼吁管理層進一步放松銀根,以促進經濟逐步復蘇。 然而,當前金融市場真的缺錢嗎?根據央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為99.31萬億元,逼近百萬億元大關;人民幣貸款余額67.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5%;M2余額104.21萬億元,同比增長15.8%。由此不難看出,我國貨幣信貸存量繼續維持高位,似乎得不出發生“錢荒”的結論。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本報記者分析認為,從宏觀來看,經濟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緩不少,但是貨幣供應量的增速并沒有放緩,所以經濟增速放緩并不是由貨幣供應量造成的,而是資金的使用效率變低了。也就是說,資金被占在動不了的地方了。而從微觀上看,只有企業投資積極性很高需求很大的情況下才會導致資金緊張。但是,從近幾個月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中,并沒有看見企業有擴大生產大量需要,很多購買原材料的價格反而有所下降。因此,從實體經濟和企業角度來講,它的投資需求及資金的需求并不是特別旺盛。 資金過度集中在虛擬經濟 既然宏觀和微觀都未表現出需要大量資金的跡象,金融市場為何會產生資金緊張的局面,到底是誰缺錢呢?“其實就是金融機構自己缺錢。”趙錫軍表示,因為金融機構的錢并沒有放在實體經濟中,而是放在別的地方,比如說房地產,或是放在之前4萬億元的投資中,或是借貸了現在收不回來。所以從現在的狀況看,資金緊張的局面不是發生在實體經濟,而是發生在短期的流動性上面。 “資金實際上還是集中在貨幣市場里進行短期運作。”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對本報記者表示,問題在于市場不敢健康的放貸和投資,一有風吹草動市場立刻就表現出“現金為王”的現象,所以現在的資金看起來很緊張,并不是因為缺錢,而是在于大家不敢把資金放出來,造成了錢荒的局面。 孫立堅認為,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資金過度集中在虛擬經濟上,而沒有進入實體經濟。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將實體經濟的泡沫擠掉,要讓實體經濟能夠掙到錢,這樣的話錢就慢慢離開房地產等有水分的市場,慢慢進入到安全資金的投資渠道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