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高中母校“獨霸全臺”
www.fjnet.cn?2013-06-23 08:19? 吳生林?來源:臺海網 我來說兩句
全臺尖子校 允最牛學生蹺課 “你問我建中為什么這么出名,我會說,除了這么多的杰出校友外,還得益于我們的老校長賀翊新。”建中學務主任蔡哲銘老師說,賀翊新校長是該校自由學風的奠基人。“1950年代的臺灣校園,有很多書不可以讀,有很多話不可以談,但賀翊新校長卻放得很寬。賀翊新校長也主動深入學生中,允許學生有問題可直接找校長。” 賀翊新曾于1949年和1957年兩度擔任建中校長,1967年卸任。雖過去近半個世紀,但今天建中師生仍常提起這位老校長。建中校友、臺灣文化名人楊照曾經寫道:“提賀翊新校長,是為了給建中一個精神的源頭,賀校長是北京大學畢業的,來臺灣之前,當過河北省教育廳長,所以在建中每次有人講起賀翊新,就必定同時講‘北大精神’。一間在臺灣的高中,卻以空間和時間上都有龐大距離的北大作為精神歸宿。” 建中面向全臺招生,但只有中考成績排最前1%—2%的學生才有機會進入。蔡哲銘老師說,自由學風在該校薪火相傳。“我們學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具有超前學習能力,因此,學校不會強迫這些學生非專心聽課不可。”在每學期開學初,學校都會組織 “免試鑒定”,對學生統一進行考試,如果在某一科目中“達標”,這位學生就可以在這一科目的課時中“自由學習”,“他可以去大學聽課,也可以蹺課選擇去圖書館做研究,或者坐在建中教室可以不聽老師講課,而看自己的書”。 藝能必修課 男生須學縫衣泡茶 臺北建中只有高中部,目前共有3800多位學生。該校不追求應試效果,而推行全面素質教育。除了語數外、物化生等科目外,學生還必修“藝能學科”,包括美術、手工、家政、人際交往等課程。據了解,建中藝能學科課時約占所有課時的1/5。 “在校的雖然全是男生,但每年校慶,我們都會組織一場‘型男主廚賽’,還請校外專家進行評鑒。”蔡哲銘老師介紹,主廚是家政學科的一項重要內容,除此之外還包括學習縫衣、學習泡茶等。“設藝能學科,目的是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美學欣賞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 建中教學也不刻意追求升學率,對老師的獎勵并不與學生成績和升學率掛鉤,幾乎所有老師在高二分班后,都可輪流從高二帶班到高三。不過,這種教師評價制度和學校教育目標的設置,并不影響建中學生創造全臺最優秀的升學成績。“我們的畢業生中,每年都會有40%考進臺大。”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1]又是一年畢業季 馬英九盼降低臺灣青年失業率
- [ 06-21]謝坤宏登記參選國民黨主席 呼吁馬英九專心理政
- [ 06-21]馬英九:兩岸交流至此 沒有互設辦事機構很難想象
- [ 06-20]馬英九:互設辦事機構是兩岸基礎工程重要部分
- [ 06-20]馬英九登記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