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小煉油廠、小煉鐵廠、小加工廠,各類污染企業直排給空氣帶來的嚴重污染,直接損害了當地群眾的身心健康。一些地方污染企業偷排直排屢禁不止,源于地方政府對于GDP的盲目追求。 3月份,環保部華北督查重點對河北的鋼鐵的全面調查發現,該省60%的運行企業存在環保問題,70%除塵設施運行不正常,八成企業生產廢水違規排放。其中與北京緊挨著的廊坊文安縣新鋼鋼鐵公司、廊坊安次區洸遠金屬制品公司成為處罰典型。河北對相關違規鋼鐵項目進行了處理,其中文安縣縣長王海已被免職,時任廊坊市發改委主任路建軍等9名責任人被行政記過或給與黨內警告等。 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為此下發了《關于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的通知》,指出兩部委正在研究制定《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總體方案》,要求各地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過剩行業的違規產能進行清理和檢查,對于違規的項目,不允許進行核準、備案以及提供土地、環評和信貸支持。 根據已出臺的《河北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方案》,預備申請將河北列為全國鋼鐵產業結構調整重點省,通過實施"五個一批工程"(整合重組提高一批、淘汰落后拆除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沿海布局壓減一批、境外域外轉移一批),用5-8年的時間,力爭把全省鋼鐵產能從目前的2.86億噸,壓減到2億噸左右,其中前5年壓減到2.2億噸左右。 從某種程度上講,環境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一樣受公眾關注,但相比之下,食品安全的立法就相對成熟,而且比較嚴厲。比如地溝油的問題,現在利用地溝油加工食用油,都將適用《刑法典》規定的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進行定罪了。遺憾的是,各類環境違法責任類條款并未細化到這個程度,尤其是在各地區盲目上馬諸多項目,投巨資擴大生產規模之后,環境壓力陡升的大背景之下。 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周生賢近日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黨組擴大會議表示,要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集中力量優先解決好細顆粒物(PM2.5)、飲用水、土壤、重金屬、化學品等突出環境問題。配合全國人大修改好《環境保護法》,抓緊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修訂。 最近,包括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在內,河北省內邢臺、唐山、保定、衡水、邯鄲、廊坊市一起被列入黑名單,這七個城市在一季度一起位居最重污染城市前十名。這個消息令人震驚,加上此前一直困擾華北地區的陰霾天氣,不由得讓人質疑——河北污染緣何紅燈頻閃?是不是河北空氣污染轉嫁京津地區乃至華北區域?河北省此前一直主導的環渤海、環京津的發展模式是否要做出調整? 石家莊市的空氣質量向來備受各界批評,市區周邊縣水泥廠、化工企業林立,冬天的天空總像蓋了口黑鍋一樣壓抑。盡管近年來,隨著小水泥廠、小化工廠逐步關停并轉,石家莊市的空氣質量有所改善,按照原有的空氣污染指數標準(API)評價,石家莊市2012年擁有322天的優良天數。但是今年,在全國74個以新的空氣環境質量標準評價的城市里,石家莊1月和3月排名全國倒數第二,2月和4月倒數第一,而且,截至5月29日,優良天數僅有12天,占比僅8.1%。 令人關注的是,石家莊市近年來經歷了城鎮化建設的大躍進時期,三年大變樣讓整個城市變成了大工地,而今年又進行地鐵施工,晚上的石家莊到處是塵土飛揚。記得石家莊市市委書記孫瑞彬連續兩次在會議上表示,要大力改善生態環境,讓老百姓呼吸上新鮮空氣,實現省會白天藍天白云,晚上繁星點點。然而這樣的承諾有沒有兌現的時間表呢?政府在近幾年治污方面的腳步為何趕不上污染的速度?據了解,河北省民盟提出《關于改善和提高省會大氣環境質量的建議》,被河北省政協列為2012年“1號提案”,交由石家莊市政府主辦,河北省環保廳、河北省發改委等11個部門會辦。而石家莊市稱2012年以來市財政投資18.3億元,專項用于燃煤鍋爐拆改、植樹綠化等87個藍天碧水工程項目。 此前媒體公開報道的消息指出:污染排放巨大、地理條件不利于擴散等因素造成了河北污染城市扎堆的現象。而事實上,污染城市都分布在太行山東麓,的確與地理位置擴散條件有關系,比如石家莊西高東低,呈“避風港”式地形。此外,尤為重要的是河北產業結構偏重,鋼鐵、建材、石化、電力等“兩高”行業集中,其中,鋼鐵粗鋼產量超全國總量的1/4;能源結構不盡合理,能源消費居全國第二位,單位GDP能耗比全國水平高近60%。這樣的產業與能源結構,給了環境巨大的壓力。而河北目前的大氣污染還是以煤煙型、顆粒物為主要特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其中,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居全國第一位,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國第二位。 而河北省也在抓緊制定和實施治污的方案和工作。河北省政府副秘書長楊國占對媒體坦言,環境治理攻堅戰已經成為本屆政府四大攻堅戰之一。 據了解,按照河北的思路,今后要突出抓好四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大力削減燃煤總量首當其沖。主要是以鋼鐵、電力和城市燃煤為重點,大幅度壓減鋼鐵產能,關停小火電機組,對30萬千瓦級以上機組進行節能改造,推進城市氣化工程,實現煤炭消費負增長。其次是加強污染物協同控制。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細顆粒物以及揮發性有機物為重點,加快推進污染減排項目建設,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等等。第三,加快優化產業結構。這一措施包括了淘汰落后產能,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嚴控“兩高”行業新增產能等。最后,加強監管執法也成為措施之一,即進一步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努力營造大氣污染防治的強大聲勢。 針對有消息認為華北區域陰霾天持久主要是河北產業結構中“兩高”行業居多的論斷,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陳璐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河北產業結構偏重,鋼鐵、建材、石化等行業屬兩高行業,這是現實,而且這種產業結構存在由來已久。而近幾年,河北省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比如小水泥、小鋼鐵的關停并轉都下了很大力氣,但為什么陰霾天氣會集中在2012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出現呢?如果說機動車尾氣污染日益突出的話。目前河北省和河南省從2005年開始試點推廣使用乙醇汽油,油品質量明顯不如京津地區的油,這個問題國家有關部委為何不給個說法? 至于產業結構,他尖銳地指出:以石化產業為例,河北省缺乏一個航母型的石化項目,而華北地區乙烯當量缺口是每年300萬噸,這個市場的剛性需求都被成百上千的小化工企業瓜分了,河北不做,河南、山西、山東同樣會做。如果國家有關部委早些時候批復河北的煉化一體化項目,中下游的小化工企業自然就被淘汰了,那就沒這么多污染了,渤海污染的問題將會得到有效治理。因此,政府應該采取疏而非堵的方式進行升級和調整。 他說,鋼鐵行業同樣如此。很多專家學者的產能過剩論調都是誤國誤民,實際上每次限制的同時都催生了一大批小的民營鋼鐵企業,污染問題積重難返。世界上的產業沒有先進和落后之分,只有裝備、技術和工藝的落后先進之分。如果說河北要真正調整產業結構,那應該是舉全省之力上些源頭性的循環經濟項目。河北當反思“兩高”行業引發污染的難題,因為,河北治污不力影響的不僅僅是河北的天空。(記者梁文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