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節”的呼喚:食者不虐殺,養者莫拋棄
www.fjnet.cn?2013-06-26 19:31? 許萬虎、黃興?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拉薩6月26日電(記者許萬虎、黃興)今年,夏至,廣西玉林,為狗“吃”狂。愛狗者,義憤填膺;吃狗者,樂此不疲。 愛狗與吃狗,究竟孰是孰非?人類與動物之間應諾守哪些約定? 筆者看來,愛狗與吃狗,只是文化之爭,無關道德。玉林人將狗當美食,愛狗者將狗作伴侶,二者矛盾看似不可調和,卻不知,此狗非彼狗。 一些人呼吁“動物福利”,卻并未真正理解“動物福利”的內涵,他們不敢相信“動物福利”可以與“吃肉”共存,更不知道將動物劃分為農場動物、伴侶動物等類型正是“動物福利”的立法基礎之一。 從世界上第一部反虐待動物法案于1822年在英國產生至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已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保障動物的基本福利。 國外動物福利法普遍強調,“動物福利”涉及動物尤其是伴侶型動物的生活條件和心理、行為健康,防止動物在飼養、運輸和屠宰過程中受到不必要的痛苦。 因此,我們糾結的問題不應是玉林人吃不吃狗,而是吃哪一種狗?如果他們吃的是“農場動物”肉用狗,我們無權對吃狗者橫加指責;基于對“動物福利”的尊重,我們的關注點應轉向這些肉用狗豢養、宰殺過程是否存在虐待等問題上來。 現實生活中,面對屠宰場中待宰的“農場動物”,抑或是遭受虐殺的“實驗動物”和“伴侶動物”,有些人確實缺少對這些物種和生命的善意,且存在“道義上的虧欠”。 不只與狗有關,養雞場籠舍能否避免過于逼仄,宰殺牛羊前能否先為其麻醉并避免其同伴在場,置辦新裝時能否不選皮草……現實難求盡善盡美,但請節制而為。 另外,如果狗肉節上出現了人類的“伴侶動物”寵物狗,那么就不能怪愛狗人士口誅筆伐了,因為公然食用寵物狗,挑釁了主流文明價值觀念和絕大多數人的情感底線。 作家王開嶺認為,貓狗是分享人類文明最多的動物……用于動物的虐殺手段,最終變成了人間酷刑,成了人懲罰人的方式。 現實不盡如人意,最近多家媒體爆料玉林狗肉節驚現寵物狗的消息。后果可想而知,一方面,玉林的食品監管、寵物狗來源等一系列問題,必須給公眾一個交代;另一方面,食用寵物狗者必然要因此而承受輿論的聲討。 總之,無論如何,人類切莫將“人文關懷”關在人類社會的小圈子里,也請為那些與你我朝夕相伴的動物謀些福利;無論是愛狗者還是吃狗者,都應回歸善待動物的本源,諾守一個約定:食者不虐殺,養者莫拋棄。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5]香港現爆肚貓尸疑遭虐殺 警方追緝“貓殺手”
- [ 01-20]臺駭人虐殺命案有新進展 死者女友弟疑為錢行兇
- [ 12-10]三亞實驗中學校警被曝虐殺黑狗(組圖)
- [ 11-29]墨西哥女市長遭毒販虐殺 為救女兒只身赴難
- [ 11-27]女同涉多角戀被虐殺 渾身傷痕乳頭被割下體遭侵
- [ 10-28]哈爾濱將集中安置禁養犬類 官方稱絕不隨意虐殺
- [ 09-23]北京一小區13只流浪貓被虐殺 遭挖眼剖腹割喉
- [ 05-28]東莞虐殺少女兇犯獲死緩 法院稱重判打擊自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