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亂想并非因微博而生 社會浮躁風氣值得深思
www.fjnet.cn?2013-06-28 09:32? 毛曉剛?來源:北京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中國社科院的新媒體藍皮書25日一經發布,便引發熱烈圍觀。藍皮書指出,中國微博用戶整體呈現學歷低、年紀輕、收入低等特征,青少年是微博的絕對主體和最活躍用戶群,月收入5千元以下用戶占92.2%。這樣的研究或許不完全精準,但整體上還是具有參考意義,尤其是結合網絡低俗化娛樂化傾向嚴重、微博熱點三分之一出現謠言等現象,更值得深思。 毋庸置疑,微博等新媒體已經成為極為活躍的信息傳播空間。微博用戶到底是由什么人構成的,我們有必要搞清楚,也有必要特別關注。年輕人是其使用主體,這從日常的經驗和感受中也可知一斑。而社科院報告則進一步提醒我們,微博上的確存在著一個特定的群體,他們低齡、低收入、低學歷,更關鍵的是,他們對社會有意見、有情緒。 微博上的言論、情緒、風氣、傾向,并不是虛擬的,更多反映著社會現實。作為年輕人的天下,從這個窗口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大部分年輕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這些網絡輿情,以及背后所反映的集體心理和情緒,反映著他們對當下社會的群體性認知和訴求,應當引起全社會高度重視。尤其是微博上時常彌漫出的虛假信息、負面情緒和不良心態,更警示我們,必須得去關注這些年輕人的現實關切。 每一代的年輕人都有一個適應社會、自我成長的過程。在社會形態巨變、風氣浮躁功利的當下,年輕人要面對太多的學習工作、生存生活壓力,很多人產生失落感、被剝奪感、焦慮消極情緒。這種現實境遇折射到微博上,往往就是大量的情緒宣泄、圍觀惡搞、造謠傳謠,助推習慣性質疑、否定和謾罵等不良風氣。對此,我們不能任由那些負面消極情緒蔓延泛濫,也不能被其綁架裹脅。作為信息大規模傳播的新興渠道,微博有必要加以規范乃至約束,但要徹底鏟除網絡亂象,還必須從其產生的社會原因中找對策,在社會基礎上下真功夫。這恐怕有一個雙管齊下的問題。 新媒體還在發展,年輕人還在成長,我們的認識和關注都要跟上。微博亂象,有其自身問題,但說到底,很多并不是因微博而生?,F在看來,首當其沖的就是要重視解決年輕群體的生活生存問題,給他們多加些正能量。不如此,微博輿論場不可能有一個大的改觀。不如此,未來的社會問題恐怕會更復雜更難解。 毛曉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8]卓爾老總:不對球迷負責引眾怒 董事長力挺他
- [ 06-26]“多彩湘桂 美麗城步”網絡微博原創大賽25日啟動
- [ 06-25]后渚邊防微博申報服務臺輪
- [ 06-25]蒼井空現身高爾夫球賽 與眾男選手合影
- [ 06-24]武漢淡定父子檔微博走紅:防洪堤后吃飯“看?!?/a>
- [ 06-24]微博紅人任志強將攜新書《因為我從不裝》在京簽售
- [ 06-23]起訴郭美美很難嗎
- [ 06-23]兩岸美女主播成會談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