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立法機關修改12部法律 促政府職能轉變
www.fjnet.cn?2013-06-29 17:55? 賈天勇 郭金超?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 (記者 賈天勇 郭金超)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29日在北京經表決通過了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文物保護法等12部法律的修正案,這些法律分別從各領域簡化、下放和取消了原上級主管行政機構的行政審批權。此次,立法機關“打包”修改有關法律,將有力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中國新一屆政府將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近期先后取消和下放了1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其中,一些擬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依照法定程序,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相關法律。 這12部法律的修改只涉及國務院取消和下放部分行政審批事項的條款。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認為,取消和下放部分法律設定的行政審批事項有利于依法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通過一攬子修改法律的方式予以處理,符合法定要求和程序。 例如:原文物保護法規定,拍賣企業拍賣的文物,省級政府文物行政部門不能確定是否可以拍賣的,在拍賣前應當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審核。實踐中考慮到這種情況可以通過省級政府文物行政部門組織專家會審的方式解決,沒有必要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審核,修改后的文物保護法中刪去了應當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審核的有關規定。 不僅如此,有的法律修改后還將自主權下放至企業。如原證券法中規定,證券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和變更公司形式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但實踐中考慮到股東同比例增資行為和變更公司形式不涉及證券公司原有股權結構重大調整,對金融市場穩定、社會公共利益的影響較小。修改后的證券法,將此改為“可由公司自主決定”。 此外,海關法、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稅收征收管理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傳染病防治法等也在此次修法之列。 放權,不代表放棄監管。分析認為,這次修法將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發揮好地方政府貼近基層的優勢,促進和保障政府管理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后監管。(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8]認定賣淫理當立法說了算
- [ 06-27]廣東人大首公開選聘立法咨詢專家 聘期五年
- [ 06-27]粵高院:手淫服務是否犯罪應由立法和司法部門明確
- [ 06-25]臺立法機構發生推擠 藍綠陣營民意代表霸占主席臺
- [ 06-25]中國土壤污染總體情況不容樂觀 相關立法亟待提速
- [ 06-03]張德江就立法工作在廣東調研
- [ 05-31]福建省擬立法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