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 藏著多少秘密?尋找暗物質蹤跡
www.fjnet.cn?2013-07-01 16:18? 章迪思?來源:解放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上天”“入地”捕捉暗物質 上天:AMS項目 丁肇中教授所領導的涉及16個國家、500多名科研人員的AMS項目,目標是在太空中搜尋多余的“正電子”,而它可以被視作暗物質存在的有力證據。 “宇宙中正電子的主要來源是宇宙射線。但宇宙射線所產生的正電子的多少是非常有規律的。所以如果實驗能發現超出這個規律的‘多余’的正電子,那它就有可能來自暗物質。 ”科學家這樣解釋。在將阿爾法磁譜儀放入太空一年半之后,丁肇中團隊真的找到了大量多余的正電子。 當然,這些多出的“正電子”并不一定來自暗物質。業內人士估計,如果丁肇中的團隊能在接下來的數據完善中發現正電子數量的峰值,暗物質是否存在就會有更明確的答案。 入地:PandaX和CDEX 除了在太空中搜尋間接證據,還有很多國家的科學家潛入地下,他們企圖直接捕獲暗物質,以尋找暗物質存在的直接證據。 在四川錦屏山2000多米深的地下實驗室,目前正在同時進行兩項實驗。一個是上海交大牽頭的PandaX項目,該研究嘗試以氙原子核為“樹”,等候暗物質的撞擊;還有一個是清華大學牽頭的CDEX項目,他們的靶子是高純度鍺。 為什么要到地下找暗物質?原來,日常環境下有各種各樣粒子,會對捕獲暗物質構成很多干擾。如果把高度靈敏的探測器放在地下屏蔽的環境中,一般的粒子無法穿過探測器外面的屏蔽,就只剩下暗物質粒子可以輕易穿透這層 “銅墻鐵壁”,又因為它有弱相互作用,所以有一定的幾率與探測器內的原子碰撞。對于高靈敏度的探測器,這些都是可以被探測的。 這一方法自上世紀80年代提出后,多個國家的多個實驗室進行了嘗試,意大利、美國等國家的實驗團隊紛紛“埋頭”地下,尋找暗物質的證據。不過,這項實驗的難度也不小,因為關鍵是要不斷提高儀器靈敏度,盡可能搜集更多的數據,并在搜集到的海量數據中,盡可能去除干擾。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05]丁肇中團隊發現暗物質存在“證據”
- [ 04-04]AMS項目組首個實驗結果發布 發現暗物質可能痕跡
- [ 04-04]美籍華人科學家丁肇中主持暗物質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 [ 11-24]千米地下尋找暗物質:或破解宇宙起源(圖)
- [ 09-06]科學家稱或發現暗物質存在證據 有望破解謎團
- [ 08-13]科學家稱有99%可能性確定太陽被暗物質包圍
- [ 06-04]《科學》雜志盤點八大宇宙未解之謎:暗物質
- [ 02-28]中國天文學家加緊研制“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