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淘金客用命換財富
2013-07-01 16:27:38? ?來源:環球網-環球人物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上林人的淘金路 加納位于富饒的西非,素有“黃金海岸”之稱,目前探明黃金儲量約985噸,占世界黃金總產量的3%,是僅次于南非的非洲第二大產金國。 “加納的采金者來自中國各地。最早來此的是黑龍江人,上世紀90年代末,湖南株洲人相繼進入,但真正做成氣候、人數最多的就是廣西上林人?!碧K震宇說,他就是廣西人,1995年來到加納,半路出家搞了金礦。 上林有采金傳統,90年代曾上演過“萬名金農闖關東”。從2005年開始,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使上林人涌向了加納。這個故事說,一個上林老鄉帶了全部身家500萬跑到加納,3年后就變成了1個億。據上林縣官方統計,目前在加納淘金的上林人約有1.2萬人,但民間的說法是3萬5萬。他們多集中在庫馬西、奧布阿西、敦夸等市,而這些都是小金礦的集中地。 上林采金群體以砂金開采為主,洗砂環節離不開水,因此砂金生意多集中在加納的澳芬河、泰諾河等河流的沿岸。加納以巖金為主的大型金礦,早先被英、美等國的一些大型礦企圈走。只有河灘邊的砂金,不適用大型采金設備,而加納當地人對砂金采用挖坑、搬料、淘金等人力方式,效率低、產量少,一直做不好。 2005年,上林人將砂泵技藝傳入加納后,徹底改變了這里砂金開采的格局。上林的砂泵技術只有上林人才懂,技術不外傳。因此在中國采金人圈子里,流傳著“非上林人不組機”一說。數據顯示,目前加納每年出產98噸黃金,其中一半是由中國人開采的。 在加納,上林商人一般和當地的村莊酋長合作,尋找持有采礦許可證的地主,繳納2萬3萬塞地(1塞地約合0.33元人民幣)的“進場費”后才可開采。王建林買了25英畝地,交了2.5萬塞地。買的地上如有農作物,則按農作物價值一次性賠償20年。而得到開采權后,他們都會雇傭很多當地人來開采。 上林人在淘出金后,會把金塊轉手賣給湖南人、浙江人和福建人,還有印度和當地的購金者,買家多帶到國際現貨市場出售,售價按照當天國際金價下浮一定幅度后出售,買家吃的就是其中的利差。 如果是以浙江、福建人為主的國際買家,只有少部分人通過當地銀行匯款到賣家賬戶上,大部分人的做法是直接在國內將資金轉賬到上林人在國內的戶頭。一位工商銀行廣西分行的人士透露,在2011年5、6月,上林縣金融系統曾在半個月內涌入10多億元,引發國家層面的關注,因為上林縣2012年財政收入才剛剛突破3億元。 |
相關閱讀:
- [06-09] 中國遭加納扣留169名淘金者將全部獲釋
- [06-12] 廣西上林淘金客的加納噩夢:鐵血淘金 血本無歸
- [06-12] 統計稱中國淘金者遭加納軍警洗劫 1天損失20億
- [10-15] 專家警告赴加納淘金存很大風險 需當心黑中介
- [06-18] 中國人的加納淘金夢:持槍度過4個月賺幾十萬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