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官員:保住18億畝紅線是一種理想 現實不太樂觀
www.fjsen.com?2013-07-02 09:12?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我來說兩句
維持自給,人從何來? 活在“誰來養活中國”陰影下的中國農業從業者,一直在尋求更好的解決糧食安全的出路。 走出去似乎是一種選擇。 然而,中國農業走出去喊了這么久,實際情況究竟怎么樣?現在看來,更多地局限于傳統思維,購買或租賃別國的土地進行耕種。但因為土地問題過于敏感,加上使用化肥和農藥可能帶來的污染,所受限制越來越大。 陳錫文認為,其實可以拓寬思路,借鑒四大糧商的做法。 美國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美國邦基(Bunge)、美國嘉吉(Cargill)和法國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這四大糧商被簡稱為“ABCD”,控制著全世界80%的糧食交易量?!癆BCD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地方是大糧倉,就在什么地方建倉庫、建碼頭,物流中心建起來,當地農民增加的糧食產量就歸它了。于是,他們掌握了糧源、掌握了貿易、掌握了價格。而我們非要自己去買地租地。” 然而,中國的糧食問題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依靠外部市場來解決呢? 首先,全世界糧食供需矛盾突出。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2012/2013年度全球谷物產需缺口約640億斤。其次,每年全球谷物貿易量一般不足3億噸,大豆貿易量大約只有1億噸,兩項合計只有大約4億噸。而中國目前一年糧食消費量已經超過6億噸?!凹词怪袊绣X,將全球能用于出口的糧食貿易量全部買回來,也不夠吃半年,自己不解決怎么行?”陳錫文說。 無論如何,中國應維持主要糧食作物的自給率。 陳錫文認為,未來解決中國糧食問題的根本出路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斑@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科技創新,需要經營體制創新,需要國家的支持保護,需要形成完善的農產品體系。” 2012年的中央1號文件中,農業科技創新被突出強調。 然而,人才是一個大的瓶頸。 馬榮榮感慨,他的研究所招人,一年比一年難招。 “人口的總體流向總是往高利潤的行業去。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家的高端人才大多進入了房地產、信息、金融等領域。這30年,農業人才嚴重流失,相當嚴峻,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人們寧愿下煤礦挖煤也不愿意種田了。挖煤已經是最苦的活了,但還是比種田賺錢啊?!?/p> 每次參加浙江省人大會議,其他行業的人便會問,“老馬,你們這樣種田,一畝田有多少收入呀?”馬榮榮說,一畝利潤700塊錢。他們很驚訝,怎么才這么一點?“種一畝花卉利潤是8萬塊,種蔬菜、水果一畝利潤8000塊,工業的利潤則是百萬千萬計,而我們種水稻一畝只有700塊。我干到了今天,竟連一套房子也買不起。” 這些年,國家出臺了兩條政策:提價和補貼,以吸引一部分精英到這個傳統產業,保住這個產業,“否則它會徹底崩潰”。 當然,馬榮榮有信心,人的問題,國家一定會重視。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30]福建更大范圍監測糧食質量安全
- [ 06-30]福建更大范圍監測糧食質量安全
- [ 06-30]福建更大范圍監測糧食質量安全
- [ 06-30]福建更大范圍監測糧食質量安全
- [ 06-30]福建更大范圍監測糧食質量安全
- [ 06-30]福建更大范圍監測糧食質量安全
- [ 06-27]違規存放糧食最高罰20萬元 漲價明顯政府可干預
- [ 06-27]今年福建糧食重金屬監測將按計劃擴大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