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現“C1F9”高仿假幣 多部門拒絕回應
2013-07-02 09:42:52?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我來說兩句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拿到一張“百元大鈔”,你的第一動作是什么?很多人的反應都是先摸摸、看看水印、防偽,還有人會抖動或者彈一彈,聽聽紙幣的聲音,更有人會借助簡單的工具和專用儀器來分辨真偽。這也就是所謂的辨別紙幣真偽的一摸二看三聽四測。 不過,即使是有這樣的辨偽四步走,假幣還是防不勝防。近日,以“C1F9”開頭號稱高度仿真的百元假幣,相繼在山東、北京、寧波等地出現。這種假幣一般肉眼難以辨別,山東沂南縣公安局最近正在調查本地出現的這類假幣。 沂南縣公安局宣傳科科長朱萬利說,不法分子主要針對偏遠農村店鋪以“真幣調包假幣”的方式來實施犯罪。嫌疑人有可能是流竄作案。 朱萬利:正在調查著,這個地方是流竄作案,是在山村里,很偏遠。就是掉包,開始用的是真幣,后來說不買了,把假幣給調過來。 除了山東,杭州和寧波的警方也通過調查發現,持假幣的不法分子,專門盯人流量大的地方,找一些新開業沒有經驗的店鋪下手。 店主:當時我新店開張,比較忙,收銀機還沒有過來,來了特別多的人,他們拿出來的錢都是嶄新的,我就收進來幾張假幣。 更讓人擔心的是,在北京,有人拿著“C1F9”假幣去銀行檢測,用銀行的驗鈔機測了五遍,其中有兩遍竟然沒有檢測出來。記者昨晚(1日)也嘗試著分別致電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等多家商業銀行,希望能夠得到關于C1F9假幣現在流通的一些情況,但是幾家銀行都是以事情比較敏感為由,拒絕了采訪。 同時,記者也嘗試聯系公安部門,同樣沒有得到回應,最后聯系到一位商業銀行業務經理趙女士,她坦言,完全依靠驗鈔機來識別假幣,并不靠譜,雖然驗鈔機也在更新換代,但總有一定的滯后性。 趙女士:個人感覺不太靠譜,假幣它也在更新換代,驗鈔的設備也是在更新換代。一般來都會有相對性的,這些假幣流通也就是因為人們不認識它,才會導致它在市面上的流通,如果我們大家都知道它是假幣,誰都不要它的話,它就不能在市面上流通了。 那么,要打擊假幣犯罪,銀行又能做些什么呢?趙女士直言,銀行只能配合公安機關,還得主要靠群眾自己具備識別假幣的能力。 趙女士:我們只能說積極的配合公安機關打擊這些罪犯,實際上主要是靠我們廣大的群眾,每個人都應該具有一定的知識,在沒有預期幫助下也可以識別出假幣。 相關部門不愿意出聲,銀行又說還得靠老百姓自己,看來,要想避免損失,咱們每個人都還得練就一對火眼金睛,但這個還真不那么容易,這幾年,假幣犯罪越來越猖獗,除了假幣數量越來越多之外,會發現假幣出籠的時間也是越來越短,以至于真幣和假幣有可能縮短到同時上市。 而且,犯罪分子在制造假幣的地點和手段也越來越隱蔽,采取了一些非常多的反偵查措施。那么究竟假幣制造流通是怎樣的一個過程?長期致力于反假幣研究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宋利紅介紹了目前我國假幣流通的一些新特點。 宋利紅:近10年以來,假幣的制造逐漸從境外轉移到境內,制造的水平,制造的技術也越來越高,仿真度越來越高,目前,制作的地點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內陸往河南湖南四川延伸。使用幣主要是在現金流動量比較大的經濟大城市以及城郊結合部,還有廣大的農村地區。所以現在從銀行繳獲的假幣量來看,以前主要是集中在工行、農行、建行,現在是農村的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在農村的這些點收繳的假幣量比較高。 從境外到境內,從沿海到內陸,從城市到農村,這個打擊假幣的形勢還是相當嚴峻的,那么從反假幣機構的這個設置上,如果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咱們有哪些差距呢? 宋利紅:美國有專門打擊犯罪的特情局,有專門的機構打擊這種犯罪行為。另外,美國設立假幣的票樣庫,基本上收集了2.3萬多假幣的票樣,供大家可以進行比對,及時發現是不是假幣。美國還在互聯網上設立的假幣的查詢網站,提供可疑鈔票的查詢服務。另外,美國還針對公眾群眾誤收到假幣設立賠償機制,由銀行或者保險公司進行賠償。這些地區打擊假幣的做法也值得我們去借鑒。 |
相關閱讀:
- [06-05] 漳驚現高仿真假幣:水印安全線清晰銀行也難辨出
- [07-02] 假幣來襲暴露制度漏洞 國家制度和金融制度有待完善
- [07-02] 福州現編號M3W9假幣 工資“藏著”19張假幣
- [06-03] 老人賣楊梅被騙收下100元假幣 坐在路邊傷心發呆
- [06-29] 北京發現C1F9高仿百元假幣 驗鈔3遍才識出
- [06-30] 北京警方追查C1F9假幣來源 稱其并非真正高仿
- [06-03] 老人賣楊梅被騙收下100元假幣 坐在路邊傷心發呆
- [07-02] 我國假幣從沿海向內陸蔓延 形成制販售完整鏈條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