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驚現假鈔換真鈔攻略 記者探秘ATM現金清分流程
2013-07-03 08:52:23?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我來說兩句 |
據《新聞晨報》報道,“先從ATM機中取出1000元,但不離開出鈔口,抽出一張真鈔,換入一張假鈔,一段時間不取鈔,ATM機會重新將包含這張假鈔的1000元吞回去,你銀行賬戶里的資金也沒變化。”日前,網上這則用假鈔換真鈔的攻略吸引了很多網友的眼球。這是真的嗎? 拋開法律因素不談,記者近日來到招商銀行上海分行營業部,通過親睹銀行自助機具現金清分和ATM機(特指具備存取循環功能的自助設備)裝鈔全過程,并通過存取款測試了一次ATM機的現鈔跟蹤技術發現,在該類ATM機上存取的每一張紙鈔,都有一個詳細的冠字號記錄,能追根溯源,通過ATM機用假鈔換真鈔基本是“自投羅網”。 進出ATM機紙鈔有記錄 “近年來,我們分行就發現多起持卡人通過上述方法用假鈔換真鈔的行為,我們每次都能很快找到當事人。”招行上海分行零售銀行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在招行上海分行營業部ATM機裝鈔現場,記者注意到,這是一臺存取款循環機,打開機器裝鈔至少需要兩個人,一個人掌握密碼,一個人掌握鑰匙。這臺ATM機里有3個正常鈔的儲鈔箱和一個廢鈔箱,存取款的鈔票均在儲鈔箱里循環(有的ATM機存取鈔箱分開),假鈔、殘鈔或機器無法識別的紙鈔全部會進入廢鈔箱,待工作人員收回后識別處理。 據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上海地區該類ATM機都具備冠字號識別功能,無論是存進來還是取出去的紙鈔,機器都有冠字號記錄。 所謂“冠字”是指紙幣上的漢語拼音字母,“號”指“冠字”之后的阿拉伯數字,合稱“冠字號”。每一張紙幣的冠字號都是唯一的,就像這張紙幣的身份證。 記者嘗試在ATM機當場存入2000元并拍下冠字號留底,之后再取出200元。在招行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自助設備服務商很快在ATM機后側的電腦屏幕上調出了這2200元紙鈔的冠字號,與記者留底的完全一致,并且留有每張紙鈔冠字號區域的圖像,以及存取款時間。該交易冠字號數據是獨立存儲的,必須由獨立的第三方自助設備服務商進行調閱。 也就是說,即便有人將假鈔混入真鈔被ATM機接受,此張假鈔也會被存入廢鈔箱,并且有冠字號和時間記錄,銀行調取當時的監控錄像就知道是誰存的這張假鈔。 清分中心受嚴格監控 近年來,全國各地不時傳出有人從ATM機取出假鈔的消息,那么,銀行在防范假鈔從內部進入ATM機方面具體還有哪些舉措呢? 經過允許,記者通過幾道關卡,來到了神秘的招行上海分行自助設備清分中心。在一個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里,三臺現金清分機具擺在三張桌子上,每臺機具前有兩個工作人員同時清點現鈔,桌邊擺滿了成捆的現鈔,屋頂架設多臺攝像頭從多個角度監視這里的一切。 相關負責人介紹,ATM機每天收回的現鈔會在這里清分,清分機具會將所有的現鈔點一遍,有問題的現鈔單獨處理,沒有問題的現鈔會放入現鈔箱封存,用于向ATM機投放。從現鈔封存到ATM機裝鈔期間,現鈔箱嚴禁開啟,其他時間且全程都有監控,因此基本杜絕了內部人放假鈔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招行清分中心的清分機具已能夠記錄點過的所有現鈔的冠字號,也就是說,從該中心負責管轄的離行式ATM機吐出來的每張紙鈔,其冠字號都在銀行的清分中心有記錄,都可以溯源。 ATM機出現故障不必慌 除了假鈔的問題,ATM機吞卡、取款時扣賬不吐鈔、存款時吞鈔不入賬的事件也偶有發生。銀行方面解釋,以取款時扣賬不吐鈔為例,ATM機的工作原理是先扣賬,后吐鈔。在持卡人通過ATM機發出取款指令后,ATM機先向主機查詢此卡的密碼和賬戶余額,確認后,主機發送給ATM機可以吐鈔的信息。有時會出現ATM機反應時間過長,因超時而不吐鈔,但持卡人賬戶的款已顯示被扣,有短信提醒的甚至可以收到扣款提醒。此時持卡人不必緊張,ATM機未能吐鈔會向主機發出失敗通知,銀行會在清算的時候將賬戶軋平,資金還會回到持卡人的賬戶上去。 相關負責人提示,作為憑證,ATM對存款、取款以及出現的吞卡等所有操作流程及異常情況,都會自動打印原始記錄,因此遇到吞卡或不吐鈔等情況,不必驚慌,可及時報案。(劉志飛) |
相關閱讀:
- [06-26] 年輕小伙兩次使用假鈔買水果 被發現還砸西瓜
- [03-22] 交行ATM機取出百元假鈔 客服稱不保證機器安全
- [04-16] 打的找50元假鈔?的哥否認運管處將介入調查
- [04-25] 漳州某行分理處出假鈔 受害用戶得不到解釋報警
- [05-10] ATM機取出假鈔?銀行確認假鈔不是該行流出的
- [05-01] 男子11年前收百元假鈔 11年后被還真幣和道歉紙條
- [03-26] 福州一的哥用假鈔騙取真錢 乘客被騙300余元
- [03-26] 拾荒老人800元積蓄被人用假鈔換走傷心落淚(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