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溺水 打父親56個電話何以不能換取信任?
www.fjnet.cn?2013-07-03 09:46? 潮白?來源:南方日報 我來說兩句
男青年池某溺水失蹤,同學打電話與他的父親和親屬聯系,結果一連打了56個,“對方就是不信”。近日武漢發生的這件事情,對當事家庭、親屬來說是一場意外的悲劇,而對理應反思的社會來說,該有一種悲愴意識。我們的社會信任度怎么就下降到了如此不堪的程度? 琢磨這則報道的語意,有那么點兒責怪家屬的意思。同學說,他已經報上了池某的老家、出生年月日及上大學的詳細情況,可是池父依然不相信。那同學的意思無非是為自己的好心受到誤解而感到委屈:為什么把我當成騙子?他其實真不用委屈,倘若他不是外星人或者旅居國外多年剛剛踏回故土,他就應該知道詐騙電話是我們在生活中面對的一個常態。 56個電話不能換取對方的信任,應了《紅樓夢》里的“假作真時真亦假”。性質迥異的是,在曹雪芹的筆下,那是“太虛幻境”中一副對聯的上聯;而現在,這情景卻是活生生的殘酷事實。 在生活中有多少人被電話詐騙過,我不大清楚,記得有一段時間,報章上隔三差五就有披露。在我自己也有過多次,只是對方沒有得逞而已。陌生的號碼接通,那邊“嘿嘿”地笑上幾聲,待你詢問,他就來句“連我都聽不出來了”的輕度責備;待他無論如何不肯報出姓名,就知道不用繼續跟他啰嗦了。這一類屬于小兒科。高于小兒科的,是“公安局”的、“法院”的電話。“法院”的播的是電話錄音,告訴你他們發了傳票,可惜我沒有一次耐心聽完,不知騙子究竟要干什么;“公安局”的則是人工服務,或男或女,急匆匆地向你“通報案情”。清楚地記得第一個此類電話是“惠州市公安局”打來的,說他們那里偵破了一單案件……總之牽涉到了你。他連你的住址、身份證號碼都一一“核對”,令你不可能不心驚肉跳。我當時只是狐疑了一句“怎么聽著這么懸呢”,對方就馬上撂了電話;倘若他再堅持一下,我這里就說不定真的要按騙子的“指示”辦了。后來我在搜索引擎中輸入了那個電話號碼,原來早就被作為詐騙電話記錄在案了,想必惠州市公安局早就知道有人在以他們的名義詐騙了吧。 “趙司長”、“中調委”,在形形色色的騙子敢于登堂入室,猖獗得肆無忌憚的時代,要一個家長相信一個陌生人通報噩耗的來電,不是近乎奢求嗎?因此,池某的同學按照其手機上的通訊錄,“分別給池某堂哥、表哥及表姐打電話,對方的第一反應還是質疑”,幾乎是一種必然。倘若其堂哥的妹妹不是身在武漢,“畢竟路程不遠,不管是不是騙人,還是過去看一下的好”,那么這電話就無法預計還要打出多少。 56個電話不能換取對方信任,又一次折射出我們社會誠信缺失的嚴重程度。這種缺失的危害我們早就認識到了,在社會層面造成人們之間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使得相互間的交流和溝通變得更加困難,對他人的同情、關心和幫助也變得更加不易,等等。而重建社會誠信也有好幾年了,我們應該評估一下有沒有成效,是在趨于好轉還是在繼續下滑。從社會建設的長遠出發,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千萬不要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潮白)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3]安徽郎溪中學4名高一學生同時溺水身亡
- [ 07-02]青年溺水身亡后其父接56個通報電話堅信是行騙
- [ 06-29]民警提醒:未成年人發現溺水時首要是保護自己
- [ 06-28]河南沈丘縣3名女生溺水身亡 當地正在處理
- [ 06-28]“泳衣姐”闖紅燈送溺水者就醫 交警回應不會扣分
- [ 06-26]小伙下水救人溺水病危 母親為兒子醫療費發愁
- [ 06-23]溺水交通事故成學生殺手 暑假防溺水警方支八招
- [ 06-23]福州:防溺水是今年暑假安全教育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