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長:中央安排31億元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www.fjnet.cn?2013-07-03 20:19? 常紅?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今日記者從在京召開的“2013年全國老齡工作會議”上獲悉,民政部將繼續推進老年民生保障制度的完善和銜接,協調各部門共同編織好覆蓋全體老年人的民生保障網。截至2012年底,全國2.05億人享有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再次提高10%,月人均達1721元,享受低保的老年人達2354萬,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安排131億元用于包括困難老年人在內的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數達到1.17億人。 全國2.05億人享有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全國老齡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長、全國老齡辦主任李立國作重要講話。指出,老年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到2012年底,全國所有地區都建立了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標志著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建立,形成了人人享有基本養老保障的體系框架。 全國2.05億人享有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再次提高10%,月人均達1721元;社會救助制度進一步健全,享受低保的老年人達2354萬,符合低保條件的老年人實現“應保盡保”;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安排131億元,用于包括困難老年人在內的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進一步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報銷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逐步提高,中央財政對西部和中部地區的補助比例分別提高至65%和55%;積極推行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健康指導,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數達到1.17億人。 中央本級安排31億元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李立國指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啟動“敬老愛老助老工程”,中央本級安排試點經費31億元支持各地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福利彩票公益金加大了投入。到2012年底,各地已建成以養老服務為重點的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1.2萬個,各類老年服務機構4.4萬個,擁有床位416.5萬張,比上年增長12.8%。已有22個省(區、市)建立了養老服務補貼政策。河北省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經驗已在全國推廣,浙江省在130個欠發達鄉鎮建成了綜合性老年活動中心。山東省人民政府出臺政策,從用地保障和稅費減免等方面,為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業創造更好條件。 全國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基層老年協會建設納入老齡事業“十二五”規劃,有20多個省(區、市)出臺文件,制定配套政策,加大財政投入,完善保障措施。到去年底,全國已建成基層老年協會44萬多個,覆蓋60%的社區、1.1億老年人口,浙江、山東、寧夏、廈門、寧波等地覆蓋率超過95%。全國建成基層老年活動中心70多萬個,老年活動室32萬多個,老年學校4萬多個。 促進老年民生保障制度的完善和銜接 對如何做好新形勢下老齡工作,李立國指出,著力完善老年人民生保障制度。推進老年民生保障制度的完善和銜接,協調各部門共同編織好覆蓋全體老年人的民生保障網。 要發揮政府、單位、社會、家庭和個人的保障作用,加強各項制度之間的銜接配套,整合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公益慈善等多方資源,加快形成不同制度之間優勢互補、有效銜接的多層次老年社會保障體系。 推進政策創制,在探索建立長期照護保障制度、推進高齡津貼和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效防范老年人的貧困、疾病和失能風險。 要特別關注困難老年群體的民生保障,在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養、醫療救助等制度改革和完善過程中,對孤寡、貧困、病殘、高齡、獨居、空巢、失能的特別困難老年人,給予適當傾斜和重點照顧。 加快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要加快制定實施家庭養老支持政策,整合部門資源,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發揮家政、物業作用,強化家庭養老功能,形成多層次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服務。加快養老機構建設和管理。要完成“十二五”新增340萬張養老床位的任務。 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關鍵領域的改革,消除體制機制障礙,促進養老服務的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從財政、稅收、土地、融資等方面,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 此外,完善老年維權工作聯動機制和法律服務網絡,保護老年人的勞動安全和合法收入,重點維護好農村老年人、老年婦女及少數民族地區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優化老年宜居環境 加強基層老齡工作 李立國說,今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新增加了“宜居環境”一章,對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提出了法律要求。全國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宜居社區、老年溫馨家庭創建試點,取得了良好社會反響。 要逐步改善住區養老服務設施,完善老年人體育、文化和娛樂等活動場地、場所。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落實好老年人在住房保障領域各項優惠政策,保障老年人基本住房需求。健全老年人設施標準體系。完成“涉老設施規劃建設標準關鍵技術和標準體系”、“住宅可容納擔架電梯配置標準”等研究,構建涉老設施標準體系框架。 把老齡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層,加強老年人的基層社會管理服務網絡建設,建立健全黨政主導、村(居)委會牽頭、老年群眾組織、駐區單位和居民廣泛參與的基層老齡工作格局,加快形成依托社區、覆蓋廣泛、功能健全的老年社會管理服務平臺,完善老年人訴求表達機制、涉老矛盾調處機制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機制。 要協調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將各項涉老政策切實落實到基層,在資金、項目、設施等方面加大對基層的投入,以老年人需求為核心,加快推進老齡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和老年人活動場所建設,增強基層為老服務能力。重視農村基層老齡工作,加大政策和資金傾斜力度,努力改變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和活動場所嚴重缺乏的狀況,著力解決農村高齡、失能、貧困、空巢老年人的實際生活難題。 (記者 常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