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炒作之風再起——是誰“好了傷疤忘了疼”
www.fjsen.com?2013-07-04 18:19? 何豐倫?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南寧7月4日電(記者 何豐倫)今年以來,沉寂多年的普洱茶價格再次呈現出快速攀升的勢頭。記者對普洱茶產區、珠三角銷區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范圍內的普洱茶客商進行的采訪表明,普洱茶價格已經上揚30%至100%,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謹慎出手才能規避“過山車”的前車之鑒。 往昔曾坐“過山車”,如今價格直線飆升 在云南昆明、廣西南寧、廣東廣州等地開有10多家普洱茶銷售連鎖茶莊的老板黃子恒告訴記者:2013年以來,由于受干旱等因素影響,云南、廣西等產茶大省的鮮茶價格飆升,云南臨滄的鮮茶每公斤均價達到12元,同比增長40%,毛茶每公斤均價達到47元至50元,同比增長17%。毛茶每公斤均價比去年高出10元至15元。 然而,讓投資者記憶猶新的是,2006年至2009年,整個普洱茶市場呈現“飆升—暴跌”的“過山車”行情。2006年至2007年,大量游資進入普洱茶市場,在短短2年時間里,普洱茶的價格飆升100%至300%。但進入2008年下半年后,轉入暴跌行情,當年末毛茶價格僅為2007年上半年的1/6至1/10,800萬元一公斤的“茶王”價格縮水至不到10萬元/公斤。 一些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普洱茶價格上揚的品種集中在高端古樹種,對高端古樹茶的追捧甚至超過了2006年至2007年那段時間的價格。也就是說產量有限樹種稀少的老茶樹、古茶樹拉高了整個普洱茶的市場價格。 “兩頭”擠壓空間少 炒作跟風“消費減” 與上一輪整個普洱茶產供銷“全線飆升”“雞犬升天”行情截然不同的是:此輪普洱茶價格上揚不僅集中在古樹春茶領域,而且呈現出“源頭提價”“庫存提價”,渠道空間被壓縮,但實際消費卻減少的趨勢。 常年前往云南臨滄收購普洱古樹茶的投資客李敏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普洱茶產區的價格上揚,但消費終端卻沒有實現“量價齊飛”。 李敏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臨滄一帶有古樹茶園的茶農將價格提升約50%,而庫存的物流經費也上揚了近20%,但終端消費市場的價格卻沒有相應跟進,從而形成了“產區漲價”“終端停滯”“渠道成本上揚”這樣“兩頭擠壓”的情況。中間商的盈利空間被壓縮。 多位普洱茶經銷商告訴記者,過去通過經銷商向茶廠繳納保證金或者提貨金,聯手壟斷數個品牌的普洱茶供銷,從而抬升普洱茶價格,用不到實際價格10%的資金,博取100%至1000%利潤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究其原因,就在于實際上的普洱茶消費并不像想象的那樣瘋狂,終端市場的“消費力”和“認可度”才是確保普洱茶價格的“實體力量”。 警惕資金炒作造就“普洱神話” 記者采訪的多位產業產銷業內人士認為,資金炒作仍然是茶葉“造神運動”的核心因素,要避免普洱茶投資“先驅”變為“先烈”,必須認真進行考察研究。 首先是對我國茶葉市場的現狀進行詳細分析評判,不可道聽途說。廣西大學農學院教授胡斌表示:2012年我國茶葉產量突破170萬噸,銷量巨大的仍然是綠茶,總銷量超過68萬噸,普洱茶為代表的黑茶類出口量和消費量規模仍然偏小。國際市場上對普洱茶認可范圍仍然有限。 其次是應對目前普洱茶的投資渠道和消費領域有清醒的認識。普洱茶經銷商張濱認為:與綠茶等消費型茶葉不同,普洱茶帶有很大的投資屬性,但后來的入市者應該秉承“先做學徒再當老板”的理念,有了一定的客源和消費渠道后,再考慮進行投資。 三是不可盲目跟風。2009年跟風進場導致巨虧上千萬元的投資客何炳文仍然心有余悸:“游資來得快去得也快,最后接單的就是最慘的。這一輪的上漲勢頭還是要慎重,一是在央行嚴控信貸規模的情況下,游資來源將非常有限;二是很多上一輪炒作的損失尚未彌補,導致老投資客不愿入場,市場信心不足還是可能導致‘普洱神話’再度破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7]受外地行情火爆影響 福州普洱價格上漲三成
- [ 07-06]干旱導致產地產量減少 普洱茶價格已經漲近三成
- [ 04-23]西南干旱普洱茶減產六成 福州普洱茶市仍然靜悄悄
- [ 03-23]西南干旱波及泉州茶葉市場 或引燃普洱茶漲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