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貧搬遷成本高補助低 亟待建長效扶持機制
www.fjnet.cn?2013-07-05 09:26? 徐旭忠 周芙蓉 丁文杰 黎昌政?來源:半月談 我來說兩句
三道坎:成本高、補助低、顧慮多 毛壩村是重慶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一個典型的高寒山村,屬國家扶貧重點村,全村有824戶2760人。為了讓村民盡快脫貧,酉陽縣從2007年開始對部分貧困家庭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目前實施搬遷的有280多戶900余人。 毛壩村黨支部書記姚昭軍說,扶貧搬遷對于解決山區貧困來說是個好事,但對搬遷農戶來說,代價很高,大多農戶是拼了“老本”才搬出來的。 他給半月談記者算了筆賬:按照規劃,搬遷安置房面積240平方米左右,當時建房造價10萬~15萬元。現在的建房成本更高了,至少20萬元。而農戶實際得到的現金補助每戶平均不到2萬元。許多農戶為了搬遷,不得不向親戚朋友借款或到銀行貸款。“目前搬出的農戶,條件算是好的。當時沒搬的農戶,往往都是特困戶,照現在的建房成本,是很難搬出來的。”姚昭軍說。 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對于貧困山區,生存條件惡劣,貧困程度深的農戶,可以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易地扶貧安置涉及多個部門的多種扶貧資金,主要包括易地扶貧安置專項資金、以工代賑資金、退耕還林還草補助資金等。在當前建材和勞動力成本普遍上漲的情況,各項資金的補助標準偏低。 從各地的實施情況看,國家補助的易地扶貧資金,僅能基本滿足公共設施建設和最必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建房補助資金杯水車薪,即便加上地方配套,絕大部分搬遷農戶只能靠借款和貸款完成搬遷。比如,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大興鎮安置點,總投資2923萬元,其中農戶就要自籌2000萬元,200戶移民每戶要支付10萬元左右。 記者了解到,武陵山區貧困群眾對易地扶貧搬遷存在矛盾心態:一方面渴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或為下一代創造好的生活環境,支持搬遷;另一面高昂的搬遷成本導致一些農戶“望而卻步”,“想搬、怕搬、搬不下來”。 重慶、湖北等地相關部門反映,土地問題也是制約易地扶貧搬遷的一大難題。扶貧搬遷安置地大多屬于高寒山區或深山河谷地區,可供安置的用地資源少,土地調整難度大。安置地原住農民大多不愿轉讓土地,客觀上增加了異地安置土地的調整難度。在國家從嚴控制建設用地的宏觀背景下,近些年很多地方停止了農村宅基地審批,一些地方通過充分挖掘土地調整潛力解決搬遷群眾安置用地問題,但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3]國務院多個領導小組人員變動 組長均為副總理(表)
- [ 07-03]未來三年廣東將扶持300家扶貧農業龍頭企業
- [ 06-28]汪洋出席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并講話
- [ 06-27]市扶貧開發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召開首次代表大會
- [ 06-24]聚焦扶貧搬遷困境:資金緊缺戶籍難落無地可分
- [ 06-22]香港立法會通過港府向關愛基金注資150億港幣
- [ 06-22]近百貧困村大學生村官每人獲30萬創業金
- [ 06-21]財政部:今年12億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區扶貧開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