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奶粉暴利遭質疑 惠氏等洋品牌降價“自保”
www.fjnet.cn?2013-07-05 09:41? ?來源:今日早報 我來說兩句
追問 主動“降價”能否減輕處罰? 國家發改委在重拳整治奶粉行業,不少行業里的“大鱷”都紛紛“低頭”,避免收到過重的“罰單”。 有業內人士認為,以上這些洋奶粉企業的快速決策是正確的。九部委在力挺國乳企業,對占據市場主要份額的洋奶粉品牌采取價格反壟斷調查,短時間內催促“洋奶粉”調整價格。然而,奶粉企業主動降價是搶占“認錯先機”,減少罰款金額。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次國家發改委對幾個奶粉企業啟動反壟斷調查,其依據就是《反壟斷法》第十四條,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壟斷協議。” 針對上述觀點,國內反壟斷權威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法研究室主任王曉曄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企業有自主定價權,發改委并不能干涉。 “此次發改委查處奶粉企業縱向壟斷的核心內容是這些企業把產品賣出去之后,又限制別人的銷售價格,影響了市場競爭,客觀上造成了奶粉價格居高不下。但是,發改委查處的核心并不是因為奶粉價格高。”王曉曄表示。 全國律師協會行政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浙江之星律師事務所主任袁裕來認為,“按照《反壟斷法》規定,如果企業整改到位并獲得執法機關認可,應該可以獲得從輕處罰。” 同時,據反壟斷法專家介紹,如果被反壟斷部門確認違反《反壟斷法》,違法企業可能面臨巨額罰款,罰款額可達這些企業年銷售額的1%到10%。 另據報道,從目前查閱到的數據分析,除合生元外,雅培、美素、美贊臣、惠氏、多美滋5大乳企去年的市場份額為48.4%,總銷售額約190億元左右。若是按照1%到10%的比例,罰款額度將為1.9億元到19億元。 反壟斷調查風暴也蔓延到了資本市場,在港股市場上,首家遭調查的乳企合生元(01112.HK)昨日下跌17.22%。與此相反,部分國產乳企業,包括光明乳業(600597)、三元股份(600429)等在內的股價均有微幅上漲。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7-04]整治奶粉市場路線圖隱現 九部委連出五招"陽謀"
- [ 07-04]媒體評洋奶粉企業接受反壟斷調查:國貨當自強
- [ 07-04]香港設委員會研究完善奶粉供應 “限購令”或將廢止
- [ 07-04]洋奶粉反壟斷調查有助行業回歸理性
- [ 07-04]遭反壟斷調查 多家奶粉企業緊急降價
- [ 07-03]發改委稱涉案奶企操縱價格知法犯法 或面臨巨額罰款
- [ 07-03]不按規定價格賣就停止供貨 雀巢惠氏等涉嫌操縱價格
- [ 07-03]濟南藥店本月試賣嬰幼兒奶粉 正與奶粉商洽談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