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場直擊:印尼蘇門答臘地震災區(qū)見聞
www.fjnet.cn?2013-07-06 06:53? 周檬 王海權(quán) 哈尼夫?來源:中新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震后第四天的印度尼西亞中亞齊縣仍然沉浸在緊張忙碌的救災氣氛中,隨處可見連片坍圮的房屋、沿街乞討的災民以及來往穿梭的抗災人員。目前超過600名警察和80名搜救人員仍然奮戰(zhàn)在搜救工作的第一線。 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部亞齊省達魯薩蘭特區(qū)2日下午發(fā)生6.2級地震,中亞齊縣是此次地震的重災區(qū)。據(jù)正在中亞齊縣組織協(xié)調(diào)救災工作的警長阿囊介紹,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40人死亡,7人失蹤,超過4000間房屋受損。 從中亞齊縣首府比倫驅(qū)車駛往災情最為嚴重的布朗曼瓊村,沿途幾乎看不見完好無損的房屋,即使是當?shù)乜拐鹉芰^高的木質(zhì)建筑,也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墻體傾斜。同行的向?qū)Ц嬖V記者,這里的房屋不是已經(jīng)倒了,就是快要倒了。 記者趕到布朗曼瓊村時,不少村民正將家中財物整理打包裝上卡車。村民雷翰·加尼也是其中之一。在雷翰家中,記者看到原本溫馨的小屋如今已搖搖欲墜:天花板破損掉落,橫梁彎曲變形,滿地都是碎石和瓦礫,墻上的時鐘定格在14時37分——正是地震發(fā)生的時刻。雷翰說:“地震對我奶奶造成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每次余震都令她尖叫,她一刻也不想呆在這棟房子里了,再說我們的房子也不適合繼續(xù)住人了。” 雷翰計劃搬到鄰近的村落,投奔那里的親戚。他說,只有當情況安全并且經(jīng)濟條件允許的時候才能回來,或者選擇把這塊地賣了到別處重建一棟。 在布朗曼瓊村采訪時,記者發(fā)現(xiàn),幾乎每家門前都有村民手捧紙箱在乞討,其中兒童占了絕大多數(shù),由于政府和慈善組織的救援物資尚未完全到位,許多村民不得不依靠乞討來維持生計。今年11歲的努爾麗達手捧印有“捐款箱”字樣的紙箱對記者說,父母正在臨時帳篷中照顧年幼的妹妹們,乞討這一“重任”落在了她的肩上。 司倫巴村是目前唯一仍在開展搜救工作的村落。記者趕到時,司倫巴村已被封鎖。記者打量周圍環(huán)境,只見村子兩旁的山坡猶如斧削般齊整,坡上原本茂密的植被已不見蹤影,露出內(nèi)里的黃土,只余幾株樹木在土石的重壓下耷拉著“腦袋”。 從棉蘭趕到中亞齊縣支援救災工作的交警隊長阿曼迪說,司倫巴村地處山谷之中,部分村民的房屋就建在山谷兩側(cè)的山坡上,地震發(fā)生后發(fā)生了山體滑坡,很多村民沒能逃出來。(記者周檬 王海權(quán) 哈尼夫) |
- 責任編輯:陳瑋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