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研討中國博物館陷“價值教育”之困
www.fjnet.cn?2013-07-06 21:04? 馮志軍?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蘭州7月6日電 (記者 馮志軍)“中國博物館中有九成屬于歷史博物館,但目前并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國外也沒有很好的經驗借鑒。”6日,南開大學教授黃春雨在蘭州對中國博物館教育面臨的系列挑戰表示擔憂。他認為,歷史博物館教育更重要的是價值教育,而非知識教育。 6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專業委員會2013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甘肅省博物館召開。來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的66家博物館、高校及相關研究單位的百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并圍繞此次會議主題“博物館與教育”展開研討。 黃春雨說,特別是在目前這個信息時代,中國乃至全球博物館教育面臨的挑戰,是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無法相比的。最大困難是,人們如今完全可以足不出戶,便能通過網絡及時便捷的獲取知識,為什么還要來博物館?獲取常識性的知識已經不需要前往博物館,博物館還能提供什么? 黃春雨還以近期備受關注的“中國游客‘到此一游’”這一不文明現象為例進行了分析。他說,反過來看,這些不文明行為卻折射出游客內心“我來了”、“我在場了”、“我看到了”、“以往的知識是別人給的,現在的知識是屬于我的。”等一系列渴望體驗、求證的心理需求。 “博物館教育的本質應該從滿足公眾的體驗、求證、驗證等這樣一種心理需求,這樣的博物館教育就能與課堂教育區別開來。”黃春雨說。 在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浩看來,中國的博物館現在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目前每年有300多座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博物館產生,但是博物館的“質量”還有待提高。 陳浩表示,近年來,博物館教育姿態由傳統的居高臨下,逐漸向“一種平等的姿態來進行教育”轉變。無論是收藏還是研究,博物館最終都是要傳播文化,讓受眾得到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積累,所以博物館教育非常重要。 “國家花重金建一個博物館,并免費向社會開放。是因為博物館可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人的價值觀或世界觀。”甘肅省博物館館長俄軍接受記者專訪時反復強調“教育必須是博物館的第一位”。但他說,博物館的教育與學校教育完全是不同質和不同類的。 對于如何將博物館教育做得更加細微入神,而且細潤無聲、無形,俄軍坦言“這是博物館教育的最高境界,但目前做不到”。俄軍說,究竟要將博物館做成什么樣子?什么狀態?什么形式?這是所有博物館都在考慮的問題,也是迄今為止最難解決的問題。(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3]三明博物館新館設專柜 民間收藏登“大雅之堂”
- [ 07-03]
中建海峽廣東分公司組織黨員參觀鴉片戰爭博物館
- [ 07-03]
中建海峽組織黨員參觀中國馬尾船政文化博物館
- [ 07-03]博物館不能求數量不講質量
- [ 07-03]博物館不能求數量不講質量
- [ 07-02]中國美術館邁向轉型:從展館到公共文化服務
- [ 07-02]國際博物館培訓中心正式落戶故宮博物院
- [ 06-30]韓國總統樸槿惠參觀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