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老一小"親情缺失:子女面對生存壓力難回家
www.fjsen.com?2013-07-08 08:42? 鄒倜然?來源:工人日報 我來說兩句
“ ‘ 有法可依 ’ 卻難 ‘ 執法必嚴 ’ ” 對于中國“一老一小”遭遇的親情困境,不少專家表示擔憂。有專家認為,五歲以下的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顧,因監護不力很可能會產生營養不良、家庭教育缺失甚至是人身安全問題,如溺亡等等。但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因親情缺失所導致的心理問題。一份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活動的調查報告顯示,由于長期遠離父母,逾四成以上留守兒童感到孤單,三成以上留守兒童出現心理問題,主要包括性格柔弱內向、自卑心理障礙、孤獨無靠、怨恨父母等等。南方沿海某省一項調查表明,19.6%的“留守兒童”覺得自己不如人,11.4%覺得自己受歧視,9.5%有過被遺棄的感覺。 而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人,全國老齡辦2012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達 49.7%。近些年,老人無聲無息死在家中,多日后才被人發現的慘劇也在不時上演。這一切都在呼喚著人們“常回家看看”。基于此,不少專家認為,此次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是希望能解決一些問題。但專家同時指出,如果沒有嚴格的制度保障,也很難落實。 浙江人地律師事務所蘇全生律師就向記者表示,除了國家相關法律出臺的探親假,還有“路程假”、“陪產假”等假期,均為在職職工可享受的合法假期,而很多假期在操作層面上卻出現了問題。 “法律規定的諸多假期,在實施過程中,職工的權利與企業的利益一般很難平衡,導致實際操作性不強。”蘇全生表示。 蘇全生還認為,不應利用法律的強制力去制約道德。“剛性的法律條文出臺后,如有違法勢必受到懲罰。然而,企業、個人違反這些條例后,相關法律并沒有給出具體懲罰措施,導致了‘有法可依’卻難‘執法必嚴’。” 而對于“留守兒童”的問題,浙江近年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童童和蕭山孩子的結對,就是不久前由蕭山和淳安兩地有關部門組織的。在該活動中,蕭山區的25名少年兒童與淳安的25名學子結成幫扶對子,互相關愛互相幫助。 而浙江師范大學農村社會研究所的魯可榮教授認為,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治本之策是打破城鄉分割藩籬,從政策和生活方面解決農民子女進城就學。 “打破城鄉藩籬,首先給農民工子女同城待遇,再逐步推及到外來老人身上,也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一老一小’親情缺失的問題。”魯可榮說。鄒倜然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2]"常回家看看"法能保親情? 廈門專家:執行性不強
- [ 07-02]"常回家看看"法能保親情? 廈門專家:執行性不強
- [ 07-01]“最傷父母9句話”背后是親情互動不足
- [ 06-26]新疆僑聯“親情中華”武術團訪塔吉克斯坦
- [ 06-25]新疆僑聯親情中華武術團赴塔吉克斯坦開研討會
- [ 06-13]湖里區推進流動人口親情化服務
- [ 06-08]親情中華僑鄉行文藝巡演團赴浙江溫州麗岙鎮演出
- [ 06-08]中國赴加納采金人:親情與黃金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