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和學區“左右”了婚姻 對于南京人來說,今年上半年有兩大事件,“左右”了他們的婚姻。一是為規避高額房產稅,3月份以來,扎堆假離婚也成為婚姻登記處的獨特風景。尤其是在“新國五條”頒布后的幾個工作日內,南京多個區的離婚量是平時的兩三倍。第二波離婚高潮是在6月份。當時,鼓樓區公布2013年小學招生實施辦法,該區名校集中,婚姻登記處再現離婚潮。“端午小長假后第一天上班,我們辦了55對離婚,原先每天也就十多對夫妻離婚。”鼓樓區婚姻登記處有關負責人說,以往只有在好日子結婚人多時,他們才會發號牌,“但那天,離婚夫妻突然增多,讓我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啟動應急辦法,對離婚的也開始發號牌,并實施限號。我們拒絕了4點以后來辦離婚的,因為當天的號已發完。如果真的要離,請第二天來排號。” 她說,如果是結婚,他們就算是加班到夜里12點,也會讓新人滿意。但離婚不行,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公然說為買房離婚的我們肯定勸回,但只要符合法定的離婚條件,我們沒理由不給辦。之所以限號,是為了讓這些要假離婚的夫妻多點時間再想一想,假戲真做后果可能很嚴重。” 今年上半年離婚數量相當于去年的八成 據南京市民政局分管婚姻工作的馬紅介紹,今年前6個月南京有18311對夫妻離婚,是去年同期的1.7倍,相當于去年全年的79%。離婚者平均年齡是39.2歲,“這一年齡段的人,工作比較穩定,也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可以買房。”馬紅說,之所以認定是房子惹的禍,是因為上半年南京已開出84653張單身證明,而去年一年是10萬張。 近5年來,南京離婚對數正以超過20%的速度逐年增加。仔細分析,離婚量的增加與房地產調控、孩子入學等政策的發布時間有著巧合。“我深刻體會,只要有房市新政一發布,‘離婚高峰’就又來了。在利益驅動下,原本神圣的婚姻已經成為一些人規避政策的工具。” |
相關閱讀:
- [ 05-07]國五條引離婚潮遍及一線城市 被指挑戰道德底線
- [ 03-28]新國五條引發離婚潮:單身證明用途清一色寫購房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