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7月8日電 (記者 嚴格 汪恩民 實習生 吳婷婷)7月7日凌晨(美國當地時間6日11時30分),韓亞航空客機在舊金山墜毀,2名浙江女中學生遇難,事件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其中在新媒體時代,如何報道災難性事件,如何直面悲痛欲絕的遇難者家屬,這也引發了爭議,更有韓國媒體為此道歉。 當日多個媒體記者面對遇難女生父母抱頭痛苦之時,用攝像機鏡頭對其進行了直面記錄,該圖片引發了熱議,更有家屬指責媒體無職業道德。 7月7日凌晨(美國當地時間6日11時30分),韓國韓亞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客機在美國舊金山機場著陸時失事,客機上有浙江籍師生34名,其中33人為浙江江山中學師生,已經確定該校2名學生葉夢圓、王琳佳遇難。 當日,微博“金華突發新聞”發微博稱,“王琳佳的父母抱在一起,嚎啕大哭了!說什么都蒼白!”并貼出一張現場照片。 記者看到,照片中王琳佳的家屬趴在桌上哭泣,在痛苦的家長的正對面,有4位媒體記者用攝像機進行正面拍攝。 網友“時間染指空白”是遇難者葉夢圓的姐姐,她轉發該微博并憤怒地說,“在現場的我,我真想對后面的攝像師豎中指!!!你們的職業道德表現得淋漓盡致!!” 諸多網友表示,“這個時候拿著攝像鏡頭在拍攝,好殘忍”。 不過網友“田黛希_Daisy”則表示了對媒體工作者的理解,“對于媒體人這也是工作,互相體諒一下吧。” 8日,記者采訪到浙江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吳飛。 吳飛表示,在災難性報道當中,媒體記者應當先以遇難者親屬的身份去安撫當事人,而不是以記者的身份,來冷靜甚至冷血地去記錄他們的痛苦狀態。 “每一個記者要記住,我們首先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然后才是一個記者。首先是一個人,然后才是職業人。”吳飛說,記者應從人性的角度進行報道,而非以一個完全客觀報道者的角度揭開遇難者家屬的傷疤。 吳飛認為,在此次事件中,媒體通過鏡頭去記錄的一些家屬痛苦的畫面對改變事實完全沒有任何價值與意義。 “我們沒有必要去看到那個家長的眼淚,因為我們不看到,也會知道,你也可以想象到,一個可能失去孩子的父母是很痛苦的,這不需要現場的鏡頭給我們。”吳飛感慨地說。 資深攝影記者賀延光稱,每當一個大的事件發生以后,給公眾的感覺,媒體會陷入一場表揚和自我表揚的狂歡,但其實媒體更需要反思和總結。 |
相關閱讀:
- [07-08] 媒體直拍墜機遇難者家屬遭質疑 災難報道應有顧忌
- [07-08] 媒體直拍墜機遇難者家屬遭質疑 災難報道應有顧忌
- [07-08] 媒體直拍墜機遇難者家屬遭質疑 災難報道應有顧忌
- [07-08] 媒體直拍墜機遇難者家屬遭質疑 災難報道應有顧忌
- [07-08] 媒體直拍墜機遇難者家屬遭質疑 災難報道應有顧忌
- [07-08] 媒體直拍墜機遇難者家屬遭質疑 災難報道應有顧忌
- [07-08] 媒體直拍墜機遇難者家屬遭質疑 災難報道應有顧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