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經濟學”受關注:改革魄力如朱镕基時代
www.fjnet.cn?2013-07-09 06:44? 郭芳 王紅茹 李鳳桃 姚冬琴 王山山 劉硯青?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我來說兩句
從朱镕基到李克強 人們期待著“李克強經濟學”將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帶上全方位、深層次的改革之路。誠如李克強本人所言,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 李克強的改革魄力也喚起了人們對朱镕基時代的記憶。 國務院前總理朱镕基一直被認為是上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改革的領導者,和中國共產黨的權力中樞里最具經濟眼光的人之一。掌管中國經濟的幾年間,朱镕基以其驚人的改革魄力和勇氣,克服內外部的矛盾和挑戰,推出了他的“改革新政”,涉及企業制度改革、財務制度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投資體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物價體制改革等多方面,最終將計劃體制下的中國轉軌經濟帶上了市場化的道路。 李克強和朱镕基一樣,都接手了一個過度投資的經濟體,都處于一個矛盾和利益沖突極其尖銳和復雜的轉型期,并且,現在看來,他們都準備以短期的改革陣痛換取更長期的、平衡的、可持續的增長。 但相比之下,李克強所面臨的時代背景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分析:一是外部環境更為復雜,全球化紅利在減退;二是上一輪改革紅利基本消耗殆盡,新一輪改革遭遇深水區;三是利益更加多元化,不同社會階層的利益訴求大相徑庭;四是經濟轉型的任務很重,但中國經濟升級版不可能一天完成。 管清友在回顧改革開放經濟史的時候,以“三次闖關”來總結期間的三個關鍵時間點上所經歷的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是上世紀80年代末的物價闖關,內容是將實行了4年的“價格雙軌制”并軌,讓市場決定價格的變化。第二次是1990年代中后期市場化改革闖關。第三次是當下正在進行的轉型闖關。“目前觀察,國務院所做的去杠桿、去產能、調結構、促轉型會在中國經濟史上成為第三次闖關。” 第二次闖關是由朱镕基主導完成的,而這一次闖關的大任則落在了李克強的肩上。“如果說朱镕基時代的任務是確保順利轉軌,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那么李克強時代的任務就是建立強化市場型政府,實現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制。” 在管清友看來,“新政府試圖厘清政府與市場關系,轉變政府職能,削減政府開支,約束政府權力,增強經濟內生動力,實現結構調整,推進全面改革。這與朱镕基改革所面臨的困難一樣,殊為不易。” 1996年歲末,朱镕基副總理在北京看話劇《商鞅》。據媒體報道,他為劇情所動,潸然淚下。同為改革者的他慨嘆,商鞅以驚人的勇氣掀起改革之潮流,終為頑固派羈絆,車裂而死。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7]李克強會見瑞士聯邦委員兼經濟部長施奈德-阿曼
- [ 07-06]李克強會見瑞士聯邦委員兼經濟部長施奈德-阿曼
- [ 07-06]李克強會見瑞士聯邦委員兼經濟部長施耐德—阿曼
- [ 07-06]李克強: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構建亞洲合作新紐帶
- [ 07-05]李克強會見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
- [ 07-05]李克強同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舉行會談
- [ 07-04]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審計后整改工作
- [ 07-04]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審計后整改工作 研究激活財政存量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