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中國經濟轉型要先闖“政府過度干預”關
www.fjnet.cn?2013-07-09 06:42? 陳文玲?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我來說兩句
從依靠投資、外貿轉向擴大內需,從粗放型發展轉向集約型可持續發展,我國經濟到了一個全面提升發展質量的轉型期和關鍵期。 要加快推動這個轉變,應該堅持這么三條: 一是要解決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問題,扭轉由于政府過度干預造成的經濟失衡的問題。我們原來有些產能過剩是傳統產業產能過剩,最近這些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能過剩問題加劇,包括光伏、風電、生物制藥等等。這些新興的戰略性產業過剩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為它是戰略性的,各級政府主導和推動,一哄而上。國家做推動戰略性產業發展規劃是對的,但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出政績,且全國只有總體規劃,沒有總量控制和結構性要求,就變成了很多地方的政府行為,成為政績工程,結果很快就導致過剩了。所以,結構調整不是只調整落后產能,而是要調整那些由于我們資源配置方法導致的這種結構失衡的問題。我們這么多年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了一種理念,GDP成為衡量經濟的最大標準。追求GDP怎么快呢?大項目快。所以很多地方一把手主要精力就是抓大項目。什么大抓什么,什么重抓什么,什么貴抓什么。所以就形成了結構失衡。我們一些產能放眼全球也是過剩的,光伏就是這樣。政府不能替代市場,政府配置資源的方式必須得改,管理經濟的方式必須得改。 二是必須重視調整各類產能存量。我們這么多年發展,積累了巨大的各類產能的總量。要把我們的存量調整作為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重中之重。哪些是需要留在國內的,哪些是需要向周邊國家轉移的,不能轉移產能的我們的產品能不能出口,以什么樣的價格出口才能把我們的產能既消化了又不至于賠太多的錢導致投資無效?比如還有好多國家沒有鋼鐵行業,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我們的產能能不能轉移呢?產品怎么向這些國家出口呢?比如說LED這種節能燈在我們國內就沒有大規模應用,我們現在還是用過去的節能燈而且還補貼了錢,但是LED為什么沒用呢?就是推廣不夠,政府現在就應該干這些事。另外,新的增量投入要起杠桿作用,發揮它的成熟效應。現在我們的一些新開重大投資項目,沒有經過充分論證,沒有對即期市場和未來潛在市場的準確評估,這些就要叫停。 三是要進一步解決城鄉、區域失衡的問題,促進區域、城鄉一體化發展。東西中部的一些政策有用繼續實施,新的各類綜合改革試驗區要繼續為全國走出一條路來,各類特殊經濟功能區,比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保稅區、國家級現代物流園區需要整合,這些政策都是不同時期陸續出臺的,現在需要整合、調整。有些政策不同的區域需要趨同,有些不同的區域需要形成一個統一管理的架構。城鄉一體化也是一樣,城鄉現在落差仍很大。通過一體化的城鄉規劃設計,城鄉土地資源管理、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城鄉市場的一體化等等,使城市、農村縮小差距,把農場市場的潛力釋放出來,這也是我們轉型的一個路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5]中國經濟“換擋”中速增長 大規模刺激或難再現
- [ 07-03]住房普查應成秒殺“房爺”的利器
- [ 07-03]住房普查應成秒殺“房爺”的利器
- [ 07-03]住房信息豈能因“房多多”而敏感
- [ 07-03]住房信息豈能因“房多多”而敏感
- [ 06-28]縮小福利差異是戶籍改革的關鍵
- [ 06-27]巴曙松: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政策重點轉向結構調整
- [ 06-20]狙擊、危機、契機?——財經作家談中國經濟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