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談多地紅會“挾器官以逼捐”:褻瀆了慈善
www.fjnet.cn?2013-07-09 06:55? 張楓逸?來源:長沙晚報 我來說兩句
廣東、江蘇等多地紅會存在要求醫院認捐來換取器官捐獻資源的現象,一例器官甚至要捐10萬元。紅會稱捐款用于對捐獻者進行救助,醫院認為地方紅會對捐款賬目沒有公開。中國器官資源多掌握在地方紅會手中,衛生部研發的計算機分配系統僅能調控1/3的器官。(7月8日《新京報》) 英國著名舞臺劇《人鬼情未了》之所以為很多人所喜愛,因為其講述了“用愛的力量讓生命在另一個載體上繼續存在”的道理。器官捐獻體現的就是這種博愛的慈善精神,傳遞了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愛心。然而,紅會“挾器官以逼捐”,無疑是對這一慈善事業的嚴重褻瀆。 我國在建立器官捐獻體系時,引入紅會作為第三方機構,承擔器官捐獻登記和見證等職能,為的就是杜絕器官捐獻淪為交易。不過,一旦有了掌控資源的權力,就會產生權力尋租的“黑洞”。目前,每年約有30萬人等待器官移植挽救生命,每年僅有約1萬人可以獲得器官并接受移植手術。器官因缺而貴,紅會恰恰掌握了這一稀缺資源的支配權,許多醫院只能被迫接受紅會的捐款要求。 誠然,在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地區,90%捐獻者的家庭面臨生活困難問題,甚至因病致貧。對器官捐獻者進行經濟救助,既是人道主義的體現,也有利于激發社會傳遞愛心的熱情。但是,捐款應建立在自愿的基礎上,不能強制索捐,更不能把捐款與器官分配直接掛鉤。紅會“挾器官以逼捐”,很容易滋生“有權有錢才能獲得器官”的潛規則,有損器官分配的公平、公正。同時,捐款賬目沒有做到公開透明,紅會又難逃為自己牟利之嫌。 作為世界上開展器官捐獻較早的國家之一,美國專門成立了器官獲取與移植網絡,各地的器官信息、患者排序情況都在網絡上公開,隨時接受公眾和衛生行政部門監督。在器官分配過程中,該網絡嚴格根據公認的醫學標準,考慮患者等待時間、病情輕重緩急、年齡、血型等因素,配型過程透明化。雖然同樣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但美國通過一系列舉措最大限度保證了捐獻器官分配公正合理,避免了人為因素導致的不公與不測。 反觀我國,盡管衛生部研發的“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投入運行已有兩年,但由于國家沒有出臺強制性規章,要求器官均由該系統分配,2/3器官仍在系統外分配。對于這部分資源的分配規則,深圳紅會器官協調員高敏一語道破天機,選擇將捐贈信息給哪家醫院,有合作習慣問題,但主要取決于“深圳紅會和廣東省紅會的決定”。 越是資源稀缺,越要保證公平,某些地方紅會“挾器官以逼捐”亟待制度糾偏。一方面,衛生部須盡快出臺辦法,將器官移植全部強制納入系統分配,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分配的公平公正。同時,吸納社會捐款建立器官捐獻專項救助基金,與一對一的器官分配行為剝離開來,避免器官捐獻移植受到經濟利益干擾。張楓逸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8]廣東省紅會回應傳聞稱:器官捐獻“100%通過系統分配”
- [ 07-08]多地紅會被指以器官資源要求醫院捐款 回應稱系造謠
- [ 07-08]中國2/3捐獻器官由紅會掌控 醫院使用需先捐款
- [ 07-05]縣級紅會雅安地震僅收到幾百善款 濃縮現實困境
- [ 07-03]依靠“內部反腐”能夠拯救紅會嗎?
- [ 07-03]紅會為消除郭美美事件影響開始在系統內反腐
- [ 06-26]郭美美何樣背景讓紅會噤若寒蟬?法律紅人微博質疑
- [ 06-24]無解的郭美美,是一只怎樣有背景的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