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報:埃及政治力量訴求有差異 合法性政府難產
www.fjnet.cn?2013-07-09 15:58? 王文奇?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7月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9日刊文指出,埃及目前局勢的形成和發展看似是民眾力量在發威,其實是埃及深刻的社會沖突與錯綜復雜的政治角力。埃及各種群體、各種政治力量之間訴求的差異與沖突,將給未來的民選政府真正獲得執政合法性設置重重障礙,眾口難調很可能在埃及得到最真實的演繹。 文章摘編如下: 開始于6月30號的埃及抗議示威活動,在短短的幾天時間里,使埃及的政治走向發生了巨大變化。從總統反對派與穆斯林兄弟會與之間的對峙游行,迅速演變為軍方重新發揮作用,于7月3日將任職剛剛滿一年的總統穆爾西推下了臺。 直觀地看,埃及的開羅廣場成為決定埃及政治走向的一塊“圣地”,但背后卻是埃及深刻的社會沖突與錯綜復雜的政治角力。 各種政治力量之間你爭我奪,讓人們的政治選擇變得無所適從;社會失業率再創新高,不少年輕人因為失去工作,成為各種街頭政治、廣場政治的主力軍,他們不一定是反對哪位領導者,反對哪種施政理念,他們反對的是現有的生活狀況。 從民眾層面來說,與其說這是對穆爾西本人的不滿,不如說是對政府無法滿足民眾基本需求的不滿。但最終影響埃及政治走向的,不是民眾的聲音,而是隱藏于廣場之外的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沖突與角力。 穆爾西政府的穆斯林兄弟會背景以及越來越保守化、宗教化的趨向,成為反對派攻擊的重要因素。實際上,自穆爾西競選開始,各派政治力量之間的角力就從未間斷過。2012年穆爾西大選獲勝時,其票數也只是達到了微弱多數的51.7%。穆爾西的險勝,從一開始就為其政治生涯的荊棘叢生埋下了伏筆。 從去年10月以來,穆爾西政府和司法部門之間的沖突日益明顯,也成為今天局勢發展至此的序曲。埃及的司法部門之前就一直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在穆爾西上臺之后更成為制約穆爾西的重要力量。2012年10月11日,穆爾西下令解除總檢察長馬哈茂德的職務,卻遭到上訴法院的堅決抵制。剛剛過去的7月2日,埃及最高上訴法院做出最終裁決,下令恢復馬哈茂德的職務。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9]伊朗反對埃及罷黜穆爾西
- [ 07-09]埃及暴力沖突已致42人死亡 臨時總統下令調查
- [ 07-09]埃及沖突接近內戰 多國表態各助一方
- [ 07-08]埃及暴力沖突已致42人死亡 臨時總統下令調查
- [ 07-08]埃及軍方總部騷亂死亡人數升至70人 千余人受傷
- [ 07-08]美媒呼吁國際社會援助埃及:IMF應作表率
- [ 07-08]埃及軍方總部外沖突致42人死亡 2名士兵遭劫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