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成家庭財富分水嶺 中產"屌絲"上演雙城記
www.fjnet.cn?2013-07-10 08:50? 陳俊嶺?來源:上海證券報 我來說兩句
“雙城生活” 可兩頭兼顧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無論是錯過買房時機的資深“屌絲”,或是剛剛步入職場的公司“菜鳥”,面對已然高企的一線城市房價,既不愿意到小城市“拼爹”謀職,又想獲得大城市發展空間的廣大中產階層,當做何種選擇? 去年買房、現任某理財雜志編輯的秦敏出招稱,不妨到一線城市的衛星城安家,工作仍在北京,居住生活在衛星城。這樣一可以繼續拿一線城市的高工資,二可以享受小城市低廉的居住成本。比如北京的燕郊,上海附近的蘇州等地。 “北上廣拼錢,小地方拼爹”。秦敏稱,回到家鄉,薪水少了很多,工作機會少,但家鄉生活成本卻不見得低多少。而“雙城生活”最大的好處是,其房價往往是一線中心城市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同樣,在廊坊大廠買房的周先生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在他看來,中心城市與衛星城快捷的公共交通,和其不用經常坐班的彈性工作方式,正是其擺脫大城市高房價逼迫的不錯選擇。 面對一線城市“高房價”的財富困局,生活于此的眾多中產階層正在紛紛尋求突圍之道,除了選擇“雙城生活”方式的,也有不少人建議去二、三線城市發展。 “干嗎老盯著北京,看看國內的中小城市吧,根本就沒那么恐怖。不要看不起我們中小城市的啊,活得比你們瀟灑多了,哪像你們天天爭來爭去的!”一名署名為“時光孤島”的網友如此稱。 另一位名叫“柳絮才高”的網友則以現身說法稱,他在某小城市一個月也能拿著一萬多元,卻住著公司50元一個月的宿舍,不知道多爽?!罢l叫你們都跑到北京上海去,難道中國就這兩個地方?” 而事實上,每個年代的人都有特定年代的無奈與壓力。“以前知識青年下鄉和不下鄉差別巨大,現在買不買房差別巨大。生活本來就是如此,想通了怎么都能活出個快樂的自己。”一位自稱經歷過知情下鄉的讀者評論稱。 面對高房價,盡管每一位中產心中都是五味雜陳——感慨者有之,調侃者有之,悲憤者有之,醒悟者也有之。但從更長遠的角度講,家庭財富暫時領先的不必妄自菲薄,暫時落后的也無需自暴自棄。因為,一切都是剛剛開始,此外,家庭幸福也不全是財富所定義的。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9]專家:金價大跌 房產都比黃金更能長久產生價值
- [ 07-09]房產證沒加自己的名,她賠了婚姻賠了錢
- [ 07-09]不過戶的房產交易不受國法保護 買二手房看兩證
- [ 07-09]一套房產寫盡人間百態:為房子離婚成“剛需”
- [ 07-08]中國移民澳洲大額投資房產牽引房價 當地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