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華盛頓7月10日電 (記者 吳慶才德永健)中美之間高層次、大規模的年度盛會——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10日在華盛頓正式啟幕,兩國代表均表達了以“對話”取代“對罵”,以合作化解分歧的愿望。 對話開幕式當天在美國國務院舉行。美國副總統拜登首先致辭,隨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美國國務卿克里分別致辭。 汪洋、楊潔篪、克里、雅各布·盧此次是以全新陣容在戰略與經濟對話上“首秀”。前四輪對話分別由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時任國務委員戴秉國和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和前財長蓋特納共同主持。 “我想了一下世界歷史,現在看,國與國之間對話比對抗好,吵架比打架好。”汪洋在致辭時說,“中美兩國建交之前,老死不相往來,經常有不見面的相互指責對罵……但是,經常的這種指責對罵并沒有解決什么問題。” 汪洋表示,實踐證明,中美兩個大國長期保持對話關系不僅是中美兩國的幸事,也有利世界和平與發展。對話爭論常常是激發人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方式,爭論中對手被逼到墻角的時候,往往會急中生智……急中生智的時候,或者能找到新的翻墻方法;或者能達成合作的共識,從而解決了問題。 汪洋指出,本輪對話承前啟后、繼往開來,體現的是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理念。對于兩國經濟關系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摩擦,雙方要通過對話,彌合差異、管控分歧,不使經濟問題政治化、具體問題擴大化,不因一時一事動搖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的基礎。中美合作好了,可以成為世界和平穩定的基石、世界繁榮發展的引擎。讓我們共同努力,譜寫跨越太平洋合作的新篇章。 楊潔篪在致辭中說,中美元首安納伯格會晤有力推動了兩國關系發展。當前,中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形勢、新機遇,賦予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新使命、新任務。中國正在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我們繼續堅持改革開放,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已經并繼續為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我們期待本輪對話進一步加深相互了解,增進戰略互信,促進務實合作。 楊潔篪強調,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貴在創新思維,積極行動。讓我們沿著兩國元首指明的方向,繼往開來,開拓創新,推動本輪對話取得積極豐碩成果,為中美跨太平洋合作注入新動力。 拜登在致辭中表示,美中兩國在太平洋兩岸仍然有很強的不信任和猜疑的聲音,用冷戰或新G2來描述美中關系,都不準確,事實是更復雜的。他表示,自己擔任參議員期間中美關系一直談的是“零和”游戲,但現在已經不是這樣的情況了。 拜登指出,美中都是有重要影響的大國,美中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無論是促進兩國經濟可持續增長、還是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都需要美中兩國通力合作。美方歡迎中國的發展,相信中國改革開放進程對美國、對世界都有利。 拜登強調,美中雙方存在競爭與合作,但兩國關系不是零和游戲。雙方要拿出戰略遠見和建設性態度,發展美中關系,深入對話、增進互信、加強合作、管控分歧、良性競爭。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對兩國都很重要。預祝本輪對話推動美中關系取得更多實際成果,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克里在致辭時表示,美中是兩個大國,美中關系應該具備全球視野,加強對話與合作,不斷尋找新的利益匯合點。本輪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是新的里程碑。希望雙方秉持兩國元首安納伯格莊園會晤的理念,坦誠溝通,加深了解,增信釋疑,妥處分歧,擴大合作,并把對話成果轉化為更多實實在在的行動。 雅各布·盧表示,美中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利益深度融合,相互高度依存。當前,美國經濟正在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但仍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中國正在推動經濟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兩國經濟走向對世界都會產生重要影響。雙方應該求同存異、真誠合作,促進雙邊貿易平衡發展,共同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 在致辭時,拜登和盧分別代表美國政府對日前在美國舊金山墜機事故中遇難的中國公民表示哀悼,向其家屬及受傷中國公民致以慰問。楊潔篪代表中方對此表示感謝。 在為期兩天的時間里,中美雙方將分別進行戰略對話和經濟對話。(完) |
相關閱讀:
- [07-10] 楊潔篪在美國華盛頓郵報發文談中美合作
- [07-10] 汪洋楊潔篪飛抵華盛頓主持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 [07-10] 楊潔篪在美媒發文稱中美合作是世界穩定的助推器
- [07-10] 外交部就日本防衛白皮書、中美戰略對話等答問
- [07-09] 中美網絡安全工作組舉行首次會議 均提擔憂
- [07-10]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今起舉行 網絡安全議題成焦點
- [07-08] 崔天凱:望中美對話為落實“習奧會”共識走好第一步
- [07-09] 中美舉行網絡安全對話會 專家:或將制定網絡行為規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