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江污染水團已抵達廣州西江 廣州供水未受影響
www.fjnet.cn?2013-07-15 12:10? ?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原標題:賀江污染水團已抵達廣州西江 廣州供水未受影響 廣西賀江污染水團已經抵達廣州西江取水點,記者昨日從市環保局獲悉,目前環保部門對西江取水點的水質監測已經加密到每兩小時一次,而目前檢測出的鉈和鎘都極其微量,遠低于國家標準,顯示西江飲用水源地水質正常,廣州供水安全并未受到影響。 盡管賀江污染事件對廣州影響不大,但水質監測和預警卻在此次事件中暴露出不少問題——為何發現死魚5天才測出水中重金屬超標?為何水質沒有實時監測數據發布,少見自動監測站?為何鉈沒有列入水質常規監測指標? 文/記者杜娟 監測情況 兩小時監測一次水質未現異常 根據環保部門分析,8日從賀江上游水庫放出的污水團于13日傍晚到達廣州位于三水思賢窖的西江取水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王宇駿告訴記者:“污染事件發生后,我們一直密切關注上游處置情況。周六上午十時開始,把監測頻次加密到每兩小時一次,現在我們已經24小時輪班,全部人員都取消休息。” 王宇駿還透露,根據目前獲得的數據,鉈的濃度在0.00002毫克/升~0.00005毫克/升之間,是國家標準的1/5~1/2;而鎘的濃度更低,幾乎檢不出。王宇駿說:“這表明賀江事件對廣州幾乎沒有影響。平時的檢測中,也有微量的鉈和鎘檢出,因為自然界本底就含有各類重金屬物質。” 但他同時表示,這種處于應急狀態的監測需要持續多久,“需要看上游處置的情況,如果監測的區域數據穩定,我們會調整監測頻次。” 疑問一:為何水污染預警主要靠魚? 解答:魚類是一種有效的預警手段 對為何水污染預警主要靠魚的疑問,水質監測專家、珠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原副總工程師曹永旭表示:“魚類是一種有效的生物監測和預警手段,不少自來水廠會在前置的取水口專門養魚,通過觀察魚的特殊回避特性來看水質是否出現污染,不少自來水廠都會養一種特殊的魚種,可以對水中幾百種毒物產生敏感反應,水廠人員通過觀察魚類可直觀看出水質是否出現異常。”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2]賀江封開段鉈超標程度未減 應急水源提前供水
- [ 07-10]廣西賀州大規模取締非法選礦廠
- [ 07-10]廣西賀州市賀江污染事件相關責任人被停職
- [ 07-10]環保部專家:賀江廣東段水質將有波動 可調度稀釋
- [ 07-10]賀江污染水團前鋒已到達入西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