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環保局長解讀霧霾對策 年內出臺防治條例
www.fjnet.cn?2013-07-16 11:59? 陳添?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三、防治大氣污染的主要對策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的實踐證明,空氣質量改善需“天幫忙”,但更需“人努力”。我們必須立足污染減排,有所作為,以治理大氣污染的行動讓市民看到希望。 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霾等大氣污染本質上是由高耗能、高污染的發展方式造成的,因此,必須下大力氣調整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能源結構上,要構建電、天然氣為主的能源供應體系,通過核心區平房采暖“煤改電”、建設四大燃氣熱電中心替代燃煤電廠、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等,基本實現城六區、遠郊新城“無煤化”;推廣太陽能、地熱、熱泵等清潔采暖,逐步減少農村燃煤量。在產業結構上,要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落后產能,加快水泥、建材、鑄鍛等行業的調整轉型。 樹立低碳理念,轉變生活方式。北京市以“同呼吸、共責任”為導向,傳播低碳生活理念,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環境文化,激發群眾環保意識,從“要我環保”轉變成“我要環保”。引導市民綠色出行,通過今年實施與歐盟一致的北京市第五階段機動車排放地方標準,不斷降低新車排放,做到“增車減排”;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支持市民購買新能源汽車;引導市民選擇公共交通等綠色出行方式,減少大功率電器使用強度,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加強應急管理,提升應急能力。北京市將空氣重污染應急納入城市應急體系,由應急部門牽頭,修訂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對方案,根據空氣污染程度和持續時間,采取更加嚴格的應急控制措施,包括機動車尾號限行、重點排污企業停產減產、停止土石方和拆遷等作業、中小學停課。同時及時發布空氣質量信息、健康防護提醒,最大限度地保障群眾環境知情權、保護群眾身體健康。 完善制度標準,加大防治力度。本年內將出臺《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增加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區域限批、煤和重油等燃料禁燃區等“剛性”約束制度,提高處罰額度。對建材、化工等行業,制訂最為嚴格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研究推進全市供暖同城同價、同熱同價,取消不同燃料類別收費差異,真正鼓勵使用清潔能源。研究制訂機動車總量控制措施、機動車分區域和分時段限行政策,抑制機動車過快增長。推動完善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在環首都圈實施統一的大氣污染防治法規、標準和控制措施,實施大氣污染的生態補償政策,調控人口、優化產業布局、控制燃煤燃油和機動車總量等。(作者:陳添,北京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局長)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