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白鴿談中國紅十字會發展:不避熱點 力主改革
www.fjnet.cn?2013-07-17 06:42? 馬學玲 闞楓?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北京7月17日電 題:趙白鴿談中國紅十字會發展:不避熱點 力主改革 中新網記者 馬學玲 闞楓 “人道是個神圣的事業,涉及到人的底線,因為它跟生命相關。”作為中國公益慈善界的重要人物,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趙白鴿16日做客中新網,談中國紅十字會的改革與發展。 自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以來,中國紅十字會屢陷輿論風波,面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質疑浪潮,同年9月走馬上任的趙白鴿可謂如履薄冰,曾誓言“三年不改‘黑十字’印象就辭職”,備受關注。 不避敏感話題:“把郭美美與紅會劃等號不理性不公平” 成立于1904年的中國紅十字會,是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要力量。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發生以后,這一“百年老店”受到一些質疑。在中新網17日現場直播的視頻訪談中,趙白鴿并沒有避諱這一敏感話題。 “紅十字會在國內外做了很多人道事務,可謂負重前行。但現在依然有人把郭美美與紅會劃等號,這不理性,也不公平。”趙白鴿說,這一事件啟示我們,應該把一切真實情況告訴公眾。 趙白鴿解釋說,近110年的機構就這么輕易被卷入強烈爭議,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大家對人道的概念缺乏了解,更不知道這個人道組織做了哪些事情。在她看來,中國紅十字會是目前最規范的社會組織之一,而“郭美美事件”傷害的不僅僅是紅會本身。 自“郭美美事件”以來,紅會可謂風波不斷,屢遭質疑,日前,又因一篇題為《中國2/3捐獻器官由地方紅會掌控醫院使用需先捐款》的新聞報道,被推向輿論風口浪尖。 當日訪談中,趙白鴿主動提及這一敏感話題。她解釋說,中國衛生部2010年和中國紅十字會共同進行了一個很重要的試點,從幾個省開始,主要通過自愿捐贈方式,開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工作。截至6月30日,已有近1000名志愿者捐獻了器官,挽救了2500多名患者的生命。 針對紅會手握中國2/3捐獻器官分配權之說,趙白鴿指出,整個器官捐獻涉及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公平分配、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共六個環節,其中,中國紅十字會承擔宣傳動員、報名登記、人道救助、緬懷紀念四個環節,其他環節由中國政府的相關部門通過非常嚴格的程序進行管理。 在訪談中,趙白鴿還主動談及“買路錢”的傳言。她說,有一個網站,為吸引眼球,說中國紅十字會要求臺灣紅十字組織留下500萬元“買路錢”才能進入蘆山震區,引起軒然大波,這個案子后來破了,事實上是他們捏造謠言,我認為這就是觸及道德底線的行為。 “社會監督也一定要以事實為準繩。”趙白鴿表示,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必須遵循這樣的原則,一是對社會起到積極引導作用,二是對正義具有弘揚作用,三是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如果媒體在此過程中,不是這樣全面發揮作用的話,紅會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將會受到減損。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6]趙白鴿談"買路錢"謠言:媒體捏造事實是在觸及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