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一處荒山鋪綠網 疑為應付衛星監測假裝綠化
www.fjnet.cn?2013-07-17 16:27? 劉勇?來源:羊城晚報 我來說兩句
16日中午,廣東省林業廳上線“民聲熱線行風評議面對面”節目,對于行風評議團關注的公益生態林補償不到位、生態綠化疑似弄虛作假等問題,逐一接受了評議和監督。 記者近日赴惠州市龍門縣采訪時,在廣河高速惠州龍門路段的路溪出口附近,一個特別的山頭引起記者的注意,從高速路上遠遠望去,有一片綠色和周邊山頭很不協調。這是在搞新型綠化嗎?走到山邊一看才發現,一張張綠網覆蓋在裸露的黃土和碎石上面,這些網正是建筑工地常見的綠色圍網。但這上百畝的綠網中間也見不著半顆綠苗。繼續往山上爬,記者看到,不少綠網經不住雨水的沖刷,已經被泥石撕扯下來。 山腳有一家水泥廠,記者采訪了里面的工人和附近村民,對此,他們都非常謹慎地表示“不知道”。 “廳長,這個網是用來干什么的?”主持人將問題拋給了做客的省林業廳廳長張育文。張育文回應稱,這個網狀物可能是為了應付檢查,因為衛星監測會顯示荒山已經被綠化了。另外也有可能是為防止山泥大面積傾瀉鋪設綠網。張育文承諾,“我們在一個星期內把現場情況查清楚,跟相關部門形成聯動機制,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記者采訪還發現,一些地方村民至今依然收不到生態公益林補償款。張育文說,今年生態公益林補償款是每畝20元,75%要發放到林農的手中,如果是集體林地,2010年開始就要把集體部分的70%發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手中。而拿不到補償金,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多個地方存在山林糾紛,從上世紀80年代到2010年,全省解決兩萬多宗糾紛,還有一些地方沒有完全處理完歷史遺留問題;二是部分基層的單位“集體吃掉”補償,發放執行不到位;還有補償款涉及人員太多,發放有時間差。 張育文表示,去年開始,林業廳處級干部每人承包1個縣,廳級干部每人督導一個市。并且已經試行將補償金直接打卡入戶,“以后就由省財政統一發放,我們必須把這個資金直接兌現到農民手中。”對于農戶投訴的問題,張育文再次表態,“年底前解決。” 記者劉勇、通訊員陳燕舒報道: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7]東江濱公園綠化種植全面完成 預計年底開放(圖)
- [ 07-15]“蘇力”過境 環島路綠化樹大部分完好無損
- [ 07-11]5歲男孩爬窗找媽媽6樓墜落 灌木草地保住性命
- [ 07-08]倉山區建新中路綠化帶被水泥封死 有待核實處理
- [ 07-07]綠化帶沒清完垃圾就種花草 專家:對花卉生長不利
- [ 07-06]這些“費”,我們不用交了
- [ 07-02]男子橫穿馬路被撞身亡 血跡還未洗凈有人繼續橫穿
- [ 06-29]孫則發:給綠,也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