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西運到青島的螢火蟲:奢侈的浪漫值得嗎?
www.fjnet.cn?2013-07-18 12:00? 楊麗萍?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北京7月18日專電(記者 楊麗萍)“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這樣充滿詩情畫意的浪漫場景,在青島中山公園如曇花一現般僅僅存在了3天。中山公園為了讓人們能在城市看到螢火蟲飛舞的景象,從廣西引進了1萬只螢火蟲。然而,這些美麗的小蟲3天就死去了一半。這樣奢侈的浪漫讓人不禁要問:為什么?值得嗎? 園方解釋說,引進之前就了解過螢火蟲的死亡現象,螢火蟲成蟲只能存活7到15天,首批螢火蟲從廣西到青島的路上就走了兩天,到14日,部分螢火蟲實際已經到了壽限。再就是大量游客觀賞螢火蟲時使用了閃光燈,這也加速了螢火蟲的死亡。公園方面還表示,他們已經給廣西的螢火蟲繁殖基地報了增加螢火蟲的計劃,一直到8月25日,每周都會從廣西補充5000只螢火蟲。 明知道螢火蟲生命短暫,還要跋山涉水引進,這樣的邏輯本身就讓人覺得不可理喻。查閱資料顯示,螢火蟲生長于有水、濕潤的環境,沒有光污染的暗夜,茂密的草叢、自然的植被環境當中,是非常脆弱的昆蟲,環境稍不合適就很難生存?,F在,螢火蟲越來越少,就是因為適合螢火蟲生存的大環境不復存在。 為了短暫的美麗,為了滿足大家在城市也能看到螢火蟲的美好心愿,從外地引入一些生物的初衷也許是好的,但是,如果不尊重生物本身的特性,不尊重生物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僅憑主觀愿望來行事,最終會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一樣,那些水土不服的生物命運堪虞,大量的資源也被浪費。 每種生物都有其賴以生存的環境,生物的減少往往就是環境惡化的最外在的顯現。雖然,不少城市已經在大力進行環境整治,種了更多的樹,造了更多的公園綠地,治理了污水,但是生態依舊脆弱。有很多人遺憾在城市里看不到星星,聽不到鳥鳴,再也看不到螢火蟲,可是這種簡單引進的辦法無異于飲鴆止渴,終不過是曇花一現。 很簡單的道理,城市生態環境好了,適于螢火蟲生長的環境存在了,螢火蟲就有可能自然回歸。那些用來買螢火蟲的錢,何不用來改善環境以圖永續呢?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8]福建“螢火蟲計劃”:一個民間公益組織的三問三答
- [ 04-19]新北看螢火蟲 群聚有如圣誕樹
- [ 01-14]小小公益書房 為孩子開扇智慧的窗
- [ 12-20]“螢火蟲”照亮快樂的天空
- [ 12-12]生活紀事:螢火蟲
- [ 09-25]景區國慶搞新意展示瓶裝螢火蟲 網友斥殘忍無聊
- [ 08-21]網購螢火蟲成為成都情侶新寵 5元一只50元起賣
- [ 08-21]“活體螢火蟲”七夕前走俏 網友稱浪漫得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