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神木面臨信任困局:揭群眾聚集事件深層原因
www.fjnet.cn?2013-07-18 20:05? 邊峰 田進?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社西安7月18日電 (記者 邊峰 田進)因煤而興的陜西神木縣,曾以推行12年免費教育,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的“神木模式”而聞名。但15日發生的群眾聚集事件,再次將這個陜西“第一縣”,拋向了風口浪尖。 7月15日上午,該縣陸續有民眾前往縣政府門前的人民廣場聚集,當地迅速組織信訪、公安等部門工作人員維持現場秩序,并對民眾進行說服和勸解。當日下午,人群陸續散去。 神木縣宣傳部門16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此次群眾聚集事件,系網絡散布謠言所引發。警方已于15日行政拘留了4名嫌疑人。官方亦對關于“神木經濟一落千丈”、“免費醫療、免費教育政策將終止”、“縣委書記要調走”等傳言予以否認。目前該事件已經平息。 但這些網絡傳言,為何會引發聚集事件,掀起軒然大波? 神木縣地處陜西東北部,探明煤炭儲量500多億噸,“因煤而興,因煤而富”。神木先后成為陜西十強縣,中國百強縣,陜西首個GDP破千億的縣,縣域經濟實力位居西北第一。縣城高樓遍布,豪車隨處可見。 富起來的神木,開始率先推行12年免費教育以及全民免費醫療等民生政策,“神木模式”一時為人欽羨。 但倚重煤炭能源拉動經濟的背后,卻暗藏隱憂。由于去年以來煤炭業的不景氣,神木經濟受到影響,收入下滑。神木縣財政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神木縣地方財政收入12.8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4%。 “煤炭賣不出去,對于神木來說不僅意味著財政收入減少,許多民企也面臨著資金鏈斷裂問題。”陜西社科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寶通18日對中新社記者說。 據了解,煤炭經濟創造的巨額財富,為民間借貸市場提供了大量資金,當地民間借貸成風。加之神木中小民營企業眾多,而且很難從銀行貸到款,這就成為民間借貸的大市場。 有金融界人士指,民間借貸是一把“雙刃劍”,在正常運行時是正規金融的有益補充,而在神木縣民營經濟從“草根”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蛻變過程中,民間融資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由于煤炭業回報高,地下借貸的錢紛紛被投往煤礦。還有部分民間貸款流向鄂爾多斯。隨著煤炭行情不斷下滑,使神木許多煤礦受到重挫關停,并引爆了民間借貸危機。 神木官方提供的資料稱,由于受鄂爾多斯民間借貸崩盤波及,神木非法集資案涉案金額大,人數多。2012年以來,神木法院受理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達4786起,涉訴金額達32.17億元;在縣公安局立案偵查的借貸案件7起,涉案金額達43.1億元。 在神木,最知名的非法集資大案有張孝昌案、劉旭明案等,涉及人數之多,直接觸動了神木民間的敏感神經,引發當地民眾對個人資金損失的擔憂。并在煤炭行業萎靡、財政收入減少的背景下,與官員人事變動等多重因素疊加,造成了民眾的焦慮與不安。 “這往往也造成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張寶通說,政府部門應不斷完善決策機制,注意構建官民互動互信。遇到問題時應及時應對,消除民眾疑慮,這也是對官員執政能力的一個新考驗。(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8]陜西神木群眾只是需要一個安心的理由
- [ 07-18]神木事件揭示官民互信不足
- [ 07-18]神木人“定心丸”提醒了什么
- [ 07-18]“神木事件”警示縣級財政風險
- [ 07-18]新京報:“神木事件”警示縣級財政風險
- [ 07-17]陜西神木群體性事件平息 書記被調職等消息不實
- [ 07-17]雷正西提任榆林市委常委 仍兼任神木縣委書記
- [ 07-16]陜西神木官方稱謠言引發聚集 事件結束4人被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