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汛迎來關鍵時期 專家稱大洪水發生幾率大
www.fjnet.cn?2013-07-20 07:00? 李紹飛?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警惕洪水來襲 部分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3成,加上臺風內襲的可能性,今夏爆發大洪水的幾率不容小覷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李紹飛 中國防汛正迎來關鍵時期。 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從氣象規律上判斷,是北方地區的雨季,俗稱“七下八上”,華北、黃淮、東北南部以及陜甘寧地區可能迎來大面積降雨。 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時,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抗旱減災研究所所長丁留謙表示,根據常年統計,我國西南和北方地區80%的大洪水都發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我國防汛的關鍵期。 他預測,今年“七下八上”期間,我國北方和西南等地強降水頻繁,黃河上中游、海河、松花江、遼河、長江上游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1至3成,發生大洪水的幾率很大。 丁留謙進一步表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進入活躍期,后期臺風生成和登陸個數偏多,可能集中生成并登陸我國,路徑以西行為主,除對沿海地區造成嚴重影響外,深入內陸或北上的可能性較大,應加強熱帶氣旋及引發暴雨洪水災害的防范。 國家防總新一輪汛情災情會商表示,南方地區前期降雨過程多、累計雨量大,土壤飽和,再遇強降雨極易形成大洪水甚至特大洪水,局地泥石流、滑坡、山洪等災害威脅加大。 面對嚴峻形勢,要保證群眾生命安全,盡量減少財產損失,“關鍵要做好災前防備,這不但可以減小傷亡,而且,也可以更加從容地進行災中救援和災后恢復。”中國科學院水資源研究中心戰略委員會主任劉昌明院士對本刊記者表示。 極端降雨疊加強臺風 “進入5月以來,我國的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一些地方的降水量歷史罕見,其中四川比常年高出一倍。雖然七大江河水勢平穩,但不少中小河流發生了超警以上洪水,有的甚至超過歷史紀錄。”丁留謙對本刊記者說。 尤其是7月份以來,四川盆地、西北、黃淮北部等地區連降大雨,造成四川、新疆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數百萬人受災。 在丁留謙看來,今年降水呈現四個突出特點: 一是南方地區強降水過程多,雨量大。入汛以來,我國連續出現13次強降雨過程,平均累計降水量211毫米,偏多近1成。 二是臺風登陸個數多,影響大。目前已生成5個熱帶風暴,接近常年同期的5.4個,但有3個登陸,超過常年同期的1.7個。第7號臺風“蘇力”為2002年以來在福建登陸的最強臺風,引發廣東、福建和江西等地強降雨。 三是洪水發生范圍廣,中小河流超警數量多。包括四川、重慶等18個省(市、自治區)發生強降雨,有18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25條河流的洪水超過保證水位,5條河流發生超歷史紀錄洪水。 四是四川出現了極端強降雨,引發眾多江河發生洪水。入汛以來,四川已發生6次強降水過程,中北部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1倍,特別是7月7~12日四川中北部出現最強降水過程,大于100和50毫米的暴雨區分別達到5.5萬和15.6萬平方公里,最大過程累計降雨量發生在都江堰的幸福鎮,達1151毫米,為100年一遇。四川2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沱江、涪江等9條河流的洪水超過保證水位,涪江支流安居河、沱江支流石亭江發生超歷史紀錄洪水。 劉昌明院士從多年觀察指出,這兩年北方地區降水增多。他以北京為例,自1998年以來,北京連續經歷了十幾年的干旱氣候,但從去年“7·21”以來,降水量明顯增多。而且,在暖濕氣候影響下,今年包括新疆在內的北方大部分地區降水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受訪專家提醒,面對北方主汛期,要提高警惕,做好全面的汛情預判,使防汛抗洪有備無患。 對南方地區,國家防總最新災情會商指出,要注意高強度降水引發的次生危害,由于前期多次發生的強降雨,一些地區防洪工程水毀嚴重,防汛物料消耗很大,防御能力有所下降,一旦再次發生洪水,很可能重復受災。 目前,出現多次強降雨過程的廣東、湖南、湖北、廣西、福建、四川等地受災嚴重,特別是四川省7月7日以來的暴雨洪水和滑坡、泥石流,造成了較多人員傷亡。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9]王蒙徽劉可清趕赴受災點 部署防汛救災和交通疏導工作
- [ 07-18]第8號熱帶風暴將登陸 防總啟動防汛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
- [ 07-18]遼寧未來5天還有兩次區域性強降雨 進入防汛關鍵期
- [ 07-16]汪洋強調:扎實做好防汛抗洪救災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