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食品安全等問題阻礙中國吸引高端人才
www.fjnet.cn?2013-07-20 07:01? 張捷管浩?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中國高端人才流失現象背后 對于高端人才而言,一個職位是否有吸引力,除了物質報酬外,更要看是否能夠創造出令其發揮聰明才智的機制和環境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張捷管浩 “在硅谷,軟件公司的技術主管和實驗室主任中有35%是華人。甚至有研究認為,僅在美國太空、軍事等敏感部門工作的華人專家就有2萬多人。”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對本刊記者說。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此前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我國已從人才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發展成為第一人力資源大國,但目前我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87%。 王輝耀認為高端人才流失將給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負面影響,在損害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如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匱乏,人才創新創業能力不強,人才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等問題。 對高端人才吸引力何以不足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對高端人才吸引力較弱,這是正常的。”王輝耀說,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人才生活、發展環境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 比如環境污染帶來的壓力。“在國外已習慣了藍天白云,對食品、飲水安全問題也不用操心。”2011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得理學碩士學位之后留在當地工作的小謝說,在國內顯然要更加“小心”。 海外高端人才對子女教育也要適應。有“海歸”就反映道,“有些孩子連漢語都說不流利,更別說參加高考。” 回到國內后,前微軟公司資深開發主管李成發現自己所面對的工作與生活壓力驟然加大,尤其是加班大大增加。“在國外,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對于加班的時間、報酬都有明確的限制。” 與此同時,我國目前的創新體制、科研管理體制等與國外還存在一定差距。“高校作為培養人才和吸引人才的重鎮,目前的考核方式太急功近利。”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為本刊記者舉例說,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的華人科學家張益唐擔任講師近10年,埋頭做研究,才在孿生素數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國外,一個學者可能十幾年都默默無聞,十年磨一劍,最后一鳴驚人。”袁持平說,有潛質的高端人才渴望做大事,這需要長時間磨練,“但現在很多高校下硬指標,每年出論文,3年一大考;若3年沒成果,即使學校不下‘逐客令’,也會帶來巨大心理壓力。” 專家認為,目前我國在海外擁有龐大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群體,其中不乏各行業精英,構成了我國在海外龐大的人才資源庫。“如果將這部分群體中的高層次人才吸引回國,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和在國外積累的經驗和人脈,將極大地推動我國戰略轉型的實現。”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志勇建議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9]2013食品安全高層對話在京召開 伊利榮膺“網民最信賴的食品品牌”
- [ 07-17]食品安全舉報獎金500萬"待嫁" 三明相關部門心焦
- [ 07-12]全球食品安全指數報告發布 中國排名中上游
- [ 07-12]食品安全標準要國情,也要鐵腕
- [ 07-12]美議員質疑雙匯收購美食品巨頭 稱不利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