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養老保險制度仍存諸多缺陷 亟須從頂層優化
www.fjnet.cn?2013-07-21 07:43? 張怡恬?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編者的話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社會廣泛關注。搞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讓這一制度在保障老年生活、調節收入分配、維護公平正義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是全社會的共同期盼。本期“觀察”聚焦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選取頂層設計中的重要方面,約請權威專家分析問題、交流看法、提出建議,以期在觀點交流、碰撞中深化認識、明確思路,并為相關決策提供參考。 搞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問對) ──訪全國人大常委、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 本報記者 張怡恬 養老保險制度是最重要的社會保障制度安排之一,也是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重點。經過2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我國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養老保險制度,但這一制度也存在一些問題,深化改革、優化制度的社會呼聲很高。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難點有哪些,方向是什么?就這些公眾關注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常委、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 制度建設成就卓著,但問題不容忽視 記者:作為長期追蹤研究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與發展問題的專家,您對養老保險制度現狀有何評價? 鄭功成: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可以用“成就卓著,仍需完善”來評價。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一是實現了養老觀念的革新,政府、單位、個人和社會共同分擔養老責任的共同責任意識已普遍建立。二是初步完成了制度轉型任務,即由傳統的單位包辦、現收現付、封閉運行、單一層次的企業職工退休制度轉型為責任分擔、統賬結合、社會化、多層次的新型養老保險制度。三是基本實現了制度全覆蓋,并從選擇性制度安排提升為普惠性制度安排。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穩步擴展的條件下,2009年建立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2011年又為城鎮非就業居民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再加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和發展中的補充保險,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養老保險制度體系,每個公民都可以參加其中的一個制度,每個達到規定退休年齡的老年人都能夠領取到數額不等的養老金。這極大地解除了人們的養老后顧之憂,促進了社會公正與發展成果共享。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堪稱當今世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偉大實踐。 但也應看到,這一制度仍存在諸多缺陷,特別是以往改革中的一些遺留問題需要盡快解決。比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改革未能很好地貫徹“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有過渡辦法”的改革原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又滯后于企業,新老不分、改革不同步帶來了突出問題;又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仍處于地區分割統籌狀態,導致了地區間費率負擔畸輕畸重,大大增加了制度運行成本,損害了制度的公平性與可持續性;再如,在化解養老保險制度轉型產生的歷史責任和隱性債務方面,各方面主體特別是政府的責任邊界模糊不清,影響了制度健康發展。這些由改革不徹底形成的問題,需要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